幸福是比較出來的/袁頌安
袁頌安
我六十年前在現在新北市林口的「醒吾中學」、「醒吾商專」(如今的醒吾科技大學) 任教,教過的醒中第二、三屆畢業的校友們:王家培董事長、陳國治副董事長、董事劉本善、許東山、王啓忠、楊緯、陳國清、賴榮昌、林高崑、陳易琳 ⋯⋯以及前醒中陸真真校長,他們諸位如今也已經是七十多歲了,都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社會精英。他們也經常和我們夫婦互動,不忘六十年前的師生之情,殊為難得。當年多人由於家庭艱苦,接受過學校獎助學金的幫助,飲水思源為了回饋母校、社會,在十數年前成立「惠林教育基金會」。每年分上下兩學期頒發林口地區由小學、中學、大學的各級學校,每次百數十名品學兼優家庭清寒學生的獎助學金。到了年終冬令時節,基金會各董事成員,更是將物資、金錢等溫暖送至清寒困苦的學子家中,讓他們也能過個好年。
今年民國113學年度第一學期獎助學金頒獎活動,於9月27日教師節前一天,在林口新北市立特殊教育學校頒發。由於我是醒吾科技大學的董事,還代表學校特別送贈感謝狀給「惠林教育基金會」,由王家培董事長親自接受。會中代表基金會致辭的是劉本善董事,本善將軍是我們醒吾的傑出校友,他高中畢業後投筆從戎,由陸軍官校66年班畢業。曾出任軍情局副局長、正聲廣播公司董事長,他是基金會的要角,出錢出力回饋國家社會。他的講話回憶當年林口地區一切落後,中小學很少,大家赤腳走路上學,和如今的林口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由於父母咬牙供子女上學,又得到學校用心的培育,如今我們成立基金會,大家希望能出一分棉薄之力回饋國家社會,我們感到自豪幸福。接著由特殊教育學校 洪雅玲校長專題演講「幸福是比較出來的」,內容更是精湛,令人感動,他們兩位的演講觸動了我的情感,於是寫了這篇專欄文章一述胸懷。當天晚上基金會的全體董事,還在林口國宴主廚水蛙師張和錦的私廚料理會餐,特別邀請周錫曾師母及我們夫婦共餐,慶祝教師節,盛情可感。
我記得看過張忠謀董事長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説上天是很公平的,人生不會太圓滿,有個缺口,讓一個人的福氣流向別人。他認為這是一件很美的事,他體會到生命中有個缺口,就好像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著我們要謙卑,要懂得憐恤別人。張董事長伉儷成立基金會,幫助社會,這是他的做人原則,也是他創辦台積電的核心價值之一。
又有清代名臣曾國藩,功高蓋世,他給自己的書房卻取名「求闕齋」。他認為「豐於此者 必缺於彼」,花未全開,月未圓是最好的境界。各方面不能求全,要有所欠缺,如此來求取家族親人的齊全才有可能,才最重要。他深深體會老子《道德經》第45章「大成若缺 其用不敝 大盈若冲 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 清靜以為天下正」的道理,諄諄告誡族人子孫,所以曾文正公家族得能五世其昌,福壽綿延至今。
人幸福不幸福是比較出來的,所以我們和一批親友、同學、同事們自認是得到上天的眷顧,比大多的人幸福。我們夫婦都已經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沒有女兒,但是兩個兒子分別長住在瑞典和祕魯,都已經成家立業,各有一片天地。孫子女四人個個平安成長,又自知上進,他們都不用我倆操心了。二老如今還是行動自如,腦筋清楚,吃得香睡得穩,經常和多年的老友、同事、同學、以及家人們聚會同遊共樂,過著自認為愜意自在的日子。這些位老來伴,大家志同道合,多認為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友情價高,親情更可貴。大家抱著傳家有道惟忠厚,處世無奇但率真的態度相互往來。更瞭解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的道理,把握現在。而且我們都是些年紀大又退休的老人,那些不是我們能夠操控的世事、國事、人事,已經明白國家興亡後生事,吾責已盡心坦然的道理,不必再操心了。唐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雅之人王維 ,老年的名言「世事浮雲何足問 不如高臥且加餐」,這才是老年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為是黃昏燈上早,暮然覺得斜陽好,我們老人把握晚年夕陽好的時光,自得其樂相互扶持勉勵快樂的生活著才最重要。(照片筆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