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餵藥羅生門!抽驗方式有誤?新北市府、藥師:這2款藥成分也有「苯巴比妥」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新北幼兒園疑似餵毒藥案受關注,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目前有8名幼兒被檢驗出微量藥物「苯巴比妥」殘留,但是否與餵藥有關,尊重檢方偵辦認定。而藥師洪正憲則說,巴比妥酸鹽類包含各種藥物,含蓋三級和四級管制藥的許多成分,「苯巴比妥」屬第四級,止咳藥和腸胃藥裡面可能都有這個成分。另有專家指出,9日出爐的巴比妥血液中濃度大於200單位「不太可能」,懷疑是檢測方式有問題,需要透過複驗進一步確認。

圖/pixabay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昨日也指出,幼兒是否被餵藥要由檢方釐清,但某些支氣管藥物、腸胃藥會有微量苯巴比妥,這些會列入檢察官偵辦參考。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發言人王明媛昨晚進一步解釋,巴比妥和苯芭比妥是巴比妥鹽類中,結構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2種成分,說穿了是一樣的藥理分屬。王明媛指出,巴比妥主要作用是舒緩、放鬆,腸胃藥跟感冒藥含有巴比妥成分者「非常罕見、幾乎沒有」,且巴比妥類成分作用於中樞神經,腸胃用藥則作用在周邊神經,位置不同。她也直言,巴比妥是很老舊成分,缺點很多,除容易成癮有依賴性,隨食用時間越長、劑量也跟著增加,現在好的藥越來越多,包括副作用都少很多,因此醫生也不太喜歡使用含有巴比妥成分的藥品。

對此,彰濱秀傳醫院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臉書則提到,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是一個包含各種藥物的統稱,這類藥品涵蓋三級和四級管制藥的許多成分;相關藥物有助於減輕焦慮,引起睡眠,防止癲癇發作,可作為麻醉藥。但因為容易副作用大和濫用的風險,臨床上幾乎只剩下抗癲癇和麻醉等作用。

洪正憲表示,其中「Secobarbital」和「Amobarbital」,前者俗稱「紅中」,有紅色的膠囊外觀,是一種強力的巴比妥類藥物,早期用於短期治療失眠;Amobarbital俗稱為「青發」,藥品膠囊是青色的,也是一種巴比妥類藥物;這些均是早期濫用盛行的藥物,屬於三級管制藥物。

另外,同樣是巴比妥類藥物的一種,但為四級管制藥品的「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洪正憲解釋,現主要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癲癇;由於其毒性相較其他巴比妥藥物較低,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仍被使用。藥師指出,含有Phenobarbital成分之複方製劑,每錠含60mg以下,且非以安眠、鎮靜為適應症者,不適用「管制藥品管理條例」列管;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含Phenobarbital都是管制藥品,「止咳藥」和「腸胃藥」可能都有這種成分。

洪正憲認為,目前看起來幼稚園被餵食的較有可能是這類成分。藥師說明,單方的苯巴比妥目前較少使用,不過,止咳藥和腸胃藥的複方藥品項仍有很多,只是複方品項理論上是無法達到很高的血中濃度。

洪正憲也補充,管制藥品依其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分成四級,需憑醫師開立之處方箋至藥局領藥,且藥局需要定期盤點,其中一到三級的管制藥品,醫師須另外開立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病人須出示身分證明並在處方箋上簽名才能領藥,防止他人冒名代領。也就是說管理更嚴格,取得更為困難。

若是上述新北市府和藥師提出的「止咳藥」和「腸胃藥」可能都有微量苯巴比妥成分,是否誠如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醫院能檢測出的濃度為2.4至60μg/ml,「200這個數值太高了,不太可能」,需要了解檢驗方法後進行複驗確認,「若不正確的話就沒有意義」。

楊振昌認為,檢驗出巴比妥血液中濃度大於200單位「不太可能」,懷疑是檢測方式有問題,需要透過複驗進一步確認。

延伸閱讀
禁藥巴比妥從哪來?藥師點名1方式查源頭
幼兒園8童驗出巴比妥「水中本就有?」 毒物專家打臉4說法「不可能!」
美國傳奇影星死因就是它!醫揭「巴比妥」黑歷史: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