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驗出巴比妥 藥師公會籲溯源

近日幼兒體內驗出巴比妥案鬧得沸沸揚揚,引起各界人士關切,並對於幼童的遭遇感到憤怒、擔憂與不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主管單位進行藥物溯源,儘速找出幼稚園使用藥物來源,避免外界過度臆測,造成社會恐慌與傷害第一線醫療人員。

合法合理使用藥物是救命,違法違規使用是害命。巴比妥酸鹽類霄雲外Barbiturates)為一藥物類別,並非指向單一藥物品項,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西可巴比妥(Secobarbital Sodium)、異戊巴比妥(Amobarbital Sodium)、戊巴比妥納(Pentobarbital Sodium)等都是其中成員。巴比妥類可抑制腦幹細胞與基底神經節,也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傳統,主要具有鎮靜、催眠、抗痙攣、治療癲癇作用,治療氣喘或過敏性疾病使用麻黃鹼時,亦可併用巴比妥以抑制興奮作用。目前巴比妥相關藥物中,大多使用苯巴比妥,單方藥物屬管制藥品,以治療癲癇為主,一一○年度約有四百萬筆醫令用量,至於複方藥物,現存有效藥證並排除不得製造者有九張,適應症涵蓋胃腸疾病、癲癇、呼吸道疾病,一一○年度約一百萬筆使用量。

巴比妥類藥物在十九世紀中期被合成出來,並開始發展為大受歡迎的鎮靜安眠藥物,常見副作用包含嗜睡、無力,較嚴重者為頭痛、嘔吐與意識混亂。

每一項藥物都是為了治療病人而研發,藥具有療效,也具有副作用及交互作用風險,民眾務必在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士指導下正確使用,一旦不當服用,對身體的損害經常是看不見卻長久存在的。尤其是管制藥品具有成癮性與濫用性,政府在管制上也更為嚴謹,民眾萬不得私自拿取他人藥物服用。服藥或自行購買藥物若有問題或疑惑,皆可諮詢藥局藥師,全國八千多家專業藥局,隨時嚴陣以待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