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發燒嘴破牙齦腫 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

一名2歲女童高燒39度,嘴裡有破皮,就醫時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幾天後雖然退燒,嘴破的面積卻越來越大,還蔓延到下巴和牙齦,再度就診才發現原來她感染的是疱疹性齦口炎。小兒科醫師提醒,疱疹性齦口炎和腸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類似,但仍有差異。(戎華儀報導)

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蘇軏指出,疱疹性齦口炎是感染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所引起,好發於6個月大到5歲幼童,症狀包括發燒、口腔潰瘍、口臭,牙齦紅腫潰瘍,碰到就容易流血,病灶流出的體液含有病毒,接觸到就可能被傳染,喜歡咬手指的小孩若手指上有傷口,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口水,會形成疱疹性指頭炎。

蘇軏:「不管是手足口病或者是疱疹性咽峽炎,主要都是在喉嚨的後面,可能會出現破洞這樣子;那我們單純疱疹病毒它是主要比較常出現在口腔的前半,就是可能是牙齦、舌頭、嘴唇附近的黏膜,口水如果接觸到皮膚周圍的傷口,在嘴巴周圍皮膚也可能出現一顆一顆的紅疹。」

蘇軏表示,疱疹性齦口炎的病程最多約1週,病灶疼痛容易降低小孩進食和喝水的意願,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才能避免脫水,家長照顧時若接觸到孩子傷口的體液,也務必徹底洗手,避免傳染給家中其他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