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好戲 給你好看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初冬好戲連臺,有溫度也笑到翻肚。《臺北相聲大會》為民喉舌,票投北曲讓你笑到蜷曲;布瑞頓首部室內歌劇《碧廬冤孽》,描繪脆弱人性;《樂影交輝》曾仲影紀念音樂會,呈現詞曲多元創作風貌;臺粵語音樂劇《皇都電姬》,提醒保存母語文化重要性;《水鬼請戲》改編在地傳說,鬼戲也有暖意;明華園日團《窮神》,精采演繹幽默喜劇。

皇都電姬 虛實交錯 發揚母語

阮劇團、劇場空間《皇都電姬》音樂劇19、20日北藝中心登場,透過國語/臺語、普通話/粵語,講述「小柔」與「敏慧」2個身處不同時空,對自己身世都各懷心事的女孩,面對臺灣老戲院「電姬戲院」與香港老戲院「皇都戲院」拆除命運,她們在戲院殘存光陰,探索過往以母語演繹的電影百年風光。以即時影像技術、現場樂團LIVE演出,虛實交錯,配樂具時代氛圍,還有動聽粵語、臺語歌曲,從而抽絲剝繭出屬於她們「根的故事」。

樂影交輝 導聆曾仲影經典曲目

國立臺灣音樂館《樂影交輝》曾仲影紀念音樂會19、20日臺灣戲曲中心免費公演,導聆結合媒材穿插曲目,以電影電視主題曲、插曲與配樂,歌仔戲新調、流行歌曲、兒歌為主軸,邀請資深與流行歌手、聲樂家、歌仔戲演員、臺北華新兒童合唱團、异境樂團,詮釋經典,曾仲影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一生創作逾600首樂曲,其創作「藍色的夢」、「一顆流星」傳唱大街小巷。

窮神 丑戲演繹人生道理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2022新作《窮神》26、27日大稻埕戲苑開臺。陳勝在、鄭雅升、翁妙嬅、陳昭薇主演,以丑角為主軸,讓丑戲教人生活與事物道理,藉由主角「古萬福」身處患難真情、眾星拱月的對比情境,並引用韓愈《送窮文》提及「五窮運」串連整個故事。劇中「窮神」歷經九世磨難,不是帶來貧困災難的懲罰之神,而是教訓驕傲淫佚者,也幫助有志者通過試煉重見天明。該戲由「丑藝與女戲」的劇團特色進行創新,以人性本質與萬物不變真理,織羅出勵志大戲,結合民俗節慶由來,讓觀眾體會老一輩對於四季、節氣、大地的尊崇。

水鬼請戲 情牽陰陽界

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19、20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取材嘉義鹿堀溝的水鬼傳奇。由水鬼歌聲開啟序幕,幽藍色燈光投向觀眾席,彷若置身水底情境,跟著戲偶穿梭陰陽兩界,由水鬼的執念與迷惘,講述世間人情的動人處。劇中冤魂因親情、愛情、世間成就的眷戀,不捨得投胎,各個有血肉、懂人情,打破「抓交替」恐怖印象,為鬼戲帶來暖暖情意。

碧廬冤孽 布瑞頓首部室內歌劇

奔放樂集《碧廬冤孽》布瑞頓歌劇18、19、20日衛武營開唱,這是布瑞頓首部「室內歌劇」,藉由謎樣的鬼故事,講述受困枷鎖的魂魄與極力救贖的力量,以古樂對位基礎,融合現代十二音律,讓寧靜深遠的祈禱儀式音樂,與對立分化極度不安的現代合聲,成為現實與內心的2個世界。此次以全本背譜方式詮釋,13人室內樂編制,6位聲樂家扮演角色,19人共同演繹劇中時空環境與人性詭譎,照見世間百態。

臺北相聲大會 精采聯演大爆笑

臺北曲藝團《2022臺北相聲大會》19、20日南海劇場獻演,這場曲藝盛會以「相聲」為主體,團隊聯演呈現各自純熟段目,清晰爬梳相聲流變的脈絡。從相聲前身「口技模仿」開始,錢君銜《顯象還聲》逼真模仿自然及人類活動聲響;緊接著推出3段「對口相聲」,朱德剛、劉毓謙《哥哥爸爸真偉大》看現代唐吉訶德報「笑」國家,魏竹嶢、陳慶昇《戲劇雜談》拆解戲劇演技套路,謝小玲、劉士民《瘋狂計程車》呈現100種花式開車法;再來是「群口相聲」,宋明翰、黃逸豪、吳胤頡《我的徒弟是AI》描述演員想罷工,造AI機器人上場代演;段彥希、吳思偉壓軸演出相聲的變體《雙簧》,分分秒秒笑到岔氣。

臺粵語音樂劇《皇都電姬》,提醒保存母語文化重要性。(阮劇團提供)

臺粵語音樂劇《皇都電姬》,提醒保存母語文化重要性。(阮劇團提供)

《樂影交輝》曾仲影紀念音樂會,邀請异境樂團詮釋經典。 (傳藝中心提供)

《樂影交輝》曾仲影紀念音樂會,石惠君演唱《仙鄉歲月》。(傳藝中心提供)

《窮神》以人性本質與萬物不變真理織羅勵志大戲,由陳勝在、鄭雅升、翁妙嬅、陳昭薇主演。(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提供)

《水鬼請戲》改編在地傳說,鬼戲也有暖意。 (臺中歌劇院提供)

布瑞頓室內歌劇《碧廬冤孽》,奔放樂集描繪脆弱人性。 (衛武營提供)

《臺北相聲大會》為民喉舌,要讓觀眾笑到蜷曲。(北曲提供)

《臺北相聲大會》為民喉舌,要讓觀眾笑到蜷曲。(北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