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擺脫單一依賴!台灣經濟多元化轉型刻不容緩

缺工問題未解,不僅限制了產業的發展,也削弱了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圖為桃園舉辦缺工專案徵才活動。(資料照)
缺工問題未解,不僅限制了產業的發展,也削弱了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圖為桃園舉辦缺工專案徵才活動。(資料照)
李貴敏

自二0一八年美中貿易衝突以來,全球政經局勢劇變,影響台灣甚巨。以出口為例,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之資料顯示,積體電路及電子資通訊產品的出口比重從二0一八年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三提升至二0二四年的百分之六十一點一。祗是,表面上似乎是經濟增長,實際上卻是台灣經濟失衡和脆弱的驗證。畢竟,這種單一核心的產業結構,未必有助於台灣經濟的穩健發展;尤其,一旦全球供應鏈重組或地緣政治再起波瀾,台灣勢必隨之動盪不安。

尤其,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已逐漸邊緣化。雖然對美出口比重從二0一八年的百分之十一點八升至二0二四年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二,對中的出口則從百分之四十一點三降至百分之三十一點二,但也祗是降低對中國大陸經濟依賴過重的因應措施而已。殊不知,這種集中轉向的措施並未解決問題,祗是對象不同並無濟於事。

何況,央行理監事會後公布的數據顯示,國際財經機構對於台灣明(二0二五)年的經濟成長普遍看壞,高盛預測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甚至祗有百分之一點九七,而工總發布的二0二四年白皮書,更是一刀見血指出台灣的「產業失衡加劇,產業需要轉型」,以及台灣面臨缺工、減碳政策不完善、能源政策失調等諸多挑戰。雖然台灣在半導體領域領先,但整體產業環境迄未順應全球綠色轉型潮流,而高昂的能源成本,也進一步加深了產業發展的困境等。

以缺工為例,台灣長期面臨缺工缺才困境,尤其在機電和建材工業領域,而機電工業中竟有超過九成企業未能招募足夠人才。缺工問題未解,不僅限制了產業的發展,也削弱了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就此,政府官員似乎始終視而不見,也無意或無能解決問題?以至於台灣的產業結構日趨脆弱、產業轉型也困難重重。

再加上政府不務實的能源政策,也造成台灣產業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大勢下,難以因應且成本高昂致國際競爭力下滑。其實,不論是偏執的產業結構,或是外行的國家政策,均是長期積累所致。祗是,官員們仍舊沉溺在半導體產業繁榮的情境中,而不肯面對基層產業的發展需求。高官們這種「誨爾諄諄,聽我藐藐」的態度,恐怕只會讓台灣的風險加劇。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變革期,供應鏈重組、綠色轉型與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無一不在挑戰台灣的韌性。台灣必須擺脫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的發展模式,制定全面的產業政策,推動內需市場擴展與其他產業現代化,才是台灣未來經濟穩定增長的根本之道。

如今,台灣的外貿結構變化與產業失衡問題已到關鍵時刻,政府若不立即採取務實的有效措施,後果難料。希望高官們撥冗面對現實,也拜託正視統計數字的含義和民間建議,好讓台灣跨越既有的窠臼,向前邁進。

(作者為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