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重建台糖有功卻慘遭槍決的首任總經理沈鎮南(上)

光復之初,台糖公司極力振衰起敝,召開評議大會,評議員都是一時俊彥。黃圈內為首任總經理沈鎮南。(台糖提供)
光復之初,台糖公司極力振衰起敝,召開評議大會,評議員都是一時俊彥。黃圈內為首任總經理沈鎮南。(台糖提供)

詹伯望

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五日,台糖公司第一屆評議會的評議員合拍了一張團體照,次日再正式召開評議會;這是台灣農業研究建立評議制度的濫觴,在台灣農業研究史上是很值得記錄的一頁。這是因為二戰結束之後,糖業的復興對滿目瘡痍的台灣至為重要,糖業的研究自然舉足輕重。所以台糖公司為所屬台糖試驗所聘請的評議員,都是在相關領域中各領風騷的拔尖人物。

民國三十七年七月,台糖總經理沈鎮南(前排左六)到台南主持公司會議。(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民國三十七年七月,台糖總經理沈鎮南(前排左六)到台南主持公司會議。(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其中,台糖首任總經理沈鎮南(一九0二~一九五一),在光復後將支離破碎的台灣糖業從廢墟中重新建立起來,產糖量超前甚多,讓日本技師與美國顧問跌破眼鏡;然而,一心報國的他卻慘遭構陷,最終被判死刑,一九五一年槍決於馬場町,得年僅五十歲。

直到解嚴後,沈鎮南的舊屬才敢於為他伸冤平反,在台糖前總經理袁樹聲推動下,委由台糖子弟程玉鳳博士翻查檔案、訪問舊識,二00二年完成調查,出版《台糖沈鎮南案研究》(2014,文津出版社)一書,證實沈案確是一件羅織虛構的冤案,也據此申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獲得補償並恢復名譽。台糖公司同時隆重舉辦追思紀念會,公開還沈鎮南清白。日前台南藝術大學曾吉賢教授所著的新書《1198.5Km  記反共抗俄台糖鐵路宣傳列車軌跡》,書中亦著墨不少。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台糖公司第一分公司鐵道會議大合照,數十年後為老長官沈鎮南申冤平反的總經理袁樹聲(前排左四)在列。(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台糖公司第一分公司鐵道會議大合照,數十年後為老長官沈鎮南申冤平反的總經理袁樹聲(前排左四)在列。(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沈鎮南是上海市人,家中開設著名之「萬和醬園」,考入清華學校高等科及大學一年級,一九二二年畢業後官費留美,獲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製糖工程碩士,再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甜菜製糖,是中國少有的留美製糖專家。返國後,曾應聘廣西省政府籌設廣西糖廠,也曾任職上海中國銀行,在香港分行擔任副經理;一九四二年在四川內江創設中國煉糖公司,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前出任中國製糖技術學會理事長。

這些製糖業的經歷,讓沈鎮南在戰後獲得經濟部資源委員會指派,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來台,擔任台灣區特派員辦公處專門委員兼糖業組組長。

當時,台灣原有四十二個製糖所,在戰火摧殘下,只有八個廠是完整的,經過近半年的監理,次年進行接管,美國顧問認為至少要三千萬美金才能完成修復,等候遣返的日本技師更斷言他們走後將無法修復。然而,在台糖上下一心日夜努力下,花了兩年大致修復完成,加入三十六/三十七年期生產,產量即達二十六萬多噸。次年期計畫生產五十萬噸,實際生產卻有六十三萬噸。

台糖逐漸光明的前景,卻在大陸的國共內戰局勢逆轉後遭到重挫。一九四九年四、五月間,南京、上海先後陷共,台糖銷往大陸的市場頓失。時局愈趨混亂之際,沈鎮南曾工作過的中國銀行正在美國設立分行,許多老長官紛紛勸他攜家赴美以策安全,但沈氏認為書生報國原係本分,重建台糖是國家交付的重責大任,豈能在國家有難時棄之不顧?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