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人壽57.5億美元賣安達!外商壽險「三大原因」在台灣長不大?

昨(8)日傳出「康健人壽」即將以57.5億美元(約1612.8億台幣)賣給安達集團,儘管康健保證34萬保戶權益不受損,但如此一來,台灣將只剩5家外商壽險公司。究竟為何深耕30年的康健,在台灣愈做愈小?

「親愛的客戶:台灣康健人壽的美國母公司信諾集團Cigna Corporation 今天宣布一項協議,將集團在香港(不包括健康保險業務)、台灣、韓國、紐西蘭、泰國、印尼的壽險、意外險和個人險業務以及在土耳其的合資企業出售至Chubb(安達)。

該交易預計將於2022 年完成,但須符合成交條件和所需的主管機關核准。在此之前,公司將持續獨立營運。

保險契約不受影響,您也不需要因為此公告而採取任何行動。台灣康健人壽將繼續像往常一樣,為我們所有客戶提供服務並處理理賠……」

這是國際康健人壽(下稱:康健人壽)官網上,由總經理兼執行長邵駿崴署名給客戶的一封信中的部份節錄內容。

然而,無論是官方臉書或人力銀行網站上,康健人壽的新血招募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少保戶或新鮮人看到新聞時,第一時間仍然不免有疑慮。

台灣只剩6家外商壽險,又要少一家?

而台灣,繼今年保德信人壽之後,又要少一家外商壽險公司?

目前,台灣共有22家壽險公司,其中,在日前台新金已正式併購保德信人壽、更名台新人壽。自此,台灣只剩6家外商壽險公司,分別為保誠人壽、安聯人壽、康健人壽、友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以及安達人壽。

交易的始末,來自康健人壽美國母公司信諾集團(Cigna)在台灣時間10月8日上午9點,正式發出新聞稿宣布,決定出售亞洲7國的子公司股權予安達保險集團(Chubb),經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2022年預計完成交易,這筆交易金額約57.5億美元,約1612.8億台幣。

信諾近年來,不僅是商業保險,針對健康和處方福利、以及醫療保健供應商的業務均有擴大投資,在美國市場,更針對有「歐巴馬健保法」(Obamacare)之稱的「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推出各項保險商品。

由於信諾未來想專注於健康促進、外溢保單等個人健康管理業務,所以整體考量上,決定退出亞洲七個市場。據傳,信諾也預期能自這筆交易實現稅後淨利約54億美元,主要用來買回庫藏股。

信諾旗下的康健人壽,未來想專注於健康促進、外溢保單等個人健康管理業務。康健人壽提供
信諾旗下的康健人壽,未來想專注於健康促進、外溢保單等個人健康管理業務。康健人壽提供

信諾旗下的康健人壽,未來想專注於健康促進、外溢保單等個人健康管理業務。康健人壽提供

康健34萬保戶不致淪孤兒?

而主管機關的態度又是如何?金管會第一時間證實,該公司確定將撤出台灣,傍晚保險局長施瓊華則強調,未來買方提出申請時,依保險法規及五大審核原則審查,包括:

一、買方必須承諾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
二、買方資金來源必須符合我國法令規定及財務健全性、
三、買方必須有專業能力經營保險業、
四、買方必須有長期經營承諾、
五、買方必須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

然而,康健是子公司、安達是分公司,未來無論是合併或各自存續,都勢必要再擬定完整計畫,時程還不會太快。

第一時間,康健保證34萬保戶權益不受損,邵駿崴也對媒體發出聲明:「在台灣打造出頂尖保險企業,我們為此感到自豪。Chubb收購康健人壽,證明康健人壽團隊在台灣的深耕及成就,受到市場肯定和青睞。」

保險局長施瓊華緊盯信諾(康健)、安達併購案。池孟諭攝影
保險局長施瓊華緊盯信諾(康健)、安達併購案。池孟諭攝影

保險局長施瓊華緊盯信諾(康健)、安達併購案。池孟諭攝影

康健在台深耕30年,為何規模愈做愈小?

1989年來台的康健人壽,在相對於已撤台的紐約、保德信、大都會人壽等,是碩果僅存的老牌資深外商保險。截至今年6月底,資本額20億元,總資產達新台幣407億元,業主權益94億元,有效契約保戶34萬人,員工人數902人。

康健人壽近年專注經營熟年族群的健康險,招牌商品「牙齒險」,不僅裝假牙、植牙都有補助,甚至期滿還能領回部分金額。

「事實上,康健一開始來台灣,是想以建立專業壽險顧問團隊,只是多年下來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30多年前就曾參與康健人壽來台評估案的政治大學風險與管理系教授彭金隆,一路看著外商壽險意氣風發地來台、深耕,又陸續地撤出。

彭金隆表示,康健十年前正式升格為子公司後,專注於直效電話行銷,即便市占率不大,卻能繳回獲利給母公司,這次撤退,主要來自母公司的未來策略考量改變,和先前的幾家外商因財務或單純放棄台灣市場是不一樣的,然而這項股權交易案,也再次凸顯外商保險業要在台灣的經營難題。

事實上,從保費收入來看,康健在22家保險公司中排21名,做為主力的電銷通路市占相對小,愈來愈不易經營。

台灣保險滲透率(保費收入占GDP比例),曾長達13年居全球之冠,今年才僅次香港、掉到第二。然而,這也反映了激烈競爭的程度。

三大原因讓外商壽險立足不易

彭金隆分析,外商壽險在台灣要經營得好,必須有三大利基,否則就容易「長不大」,出走或被賣掉只是遲早的事。

第一:母公司重視。如此一來,才有資源和動力去拓展市場規模、徵員及行銷宣傳。

第二:差異化。也就是要做出品牌形象,讓外界印象深刻。他舉例,法國巴黎人壽當初來台時,開市場先河,帶進當時在台灣尚未普及的銀行保險觀念,以及相關創新商品如投資型保單及房貸壽險等,很快就在市場上打開一片天地。如今,法巴人壽仍專注深耕銀保通路。

第三:高度本土化、接地氣。這不但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關鍵。

彭金隆指出,台灣保險市場長期以業務員大軍拓展市場規模。外商壽險公司和願意投入資源、大舉徵才及多角化經營的本土壽險公司相比,若不夠靈活,相對長期下來會落入「長不大」循環。

這次股權交易的另一主角—安達人壽,母公司為Chubb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上市產險公司,2020年的資產超過1970億美元,總保費收入410億美元,在台有產險及壽險分公司,安達人壽在台21年。

即便有「富爸爸」光環加持,但台灣民眾對較為年輕、市占較低的安達人壽仍相對陌生,因其大多是專注在銀行通路,銷售投資型保單,業務方面或可與專注健康險的康健互補。

攤開報表,2020年市占率,安達人壽1.06%,總保費收入334.76億元,康健人壽僅0.38%,總保費收入103.57億元。彭金隆認為,這樁股權交易至少讓安達人壽規模得以一舉擴大,對其跨國集團深耕台灣之後的發展,樂見其成。

另一方面,壽險公會統計,今年8月投資型保單業績攀升,其中安達人壽為業績前五強,日前更宣布一項人事案,那就是由熟稔銀保通路、過去曾在法巴人壽歷練、且擔任過合庫人壽總經理的張志杰擔任新任總座。

雖然仍待主管機關核准,但近來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相當積極的安達人壽,在新人事新氣象下,將會如何經營一加一兩家公司的強項,發揮綜效,未來不但是這位新總座的課題,外界也在等著看。

編按:10月14日,安達人壽已宣布張志杰即日起接任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一職,此項任命已獲得主管機關之核准。安達人壽亞洲首席營運總監 Brad Bennett 先生表示歡迎張志杰先生的加入,相信在張志杰先生加入安達人壽後,憑藉其豐富的資歷,將持續帶領安達人壽台灣分公司深化通路業務經營發展,並推動數位化發展,打造優質的保險商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財務保障和風險管理的多元多變需求,與合作夥伴共創雙贏。

安達人壽總經理張志杰。安達人壽提供
安達人壽總經理張志杰。安達人壽提供

安達人壽總經理張志杰。安達人壽提供

國際康健人壽

▋設立:1988年
▋資本額:20億
▋董事長:朱立明
▋總經理:邵駿崴
▋保戶人數:34萬名
▋員工人數:902人

英屬百慕達商安達人壽

▋設立:2005年
▋資本額:26.5億
▋總經理:張志杰
▋員工加業務員人數:295人(截至今年6月)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