廂型車殺人事件,引發加國對「仇女」的關注

作者: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今(2021)年初的這幾個月,多倫多終於即將定讞 2018 年多倫多廂型車殺人事件的判刑。一名男性阿勒克・米纳西斯安(Alek Minassian)駕駛廂型貨車在多倫多央街(Yonge Street)上的繁忙路段,疾速衝撞走在行人道上的路人,目擊證人便形容當下「我看到人們飛起」⋯⋯。這起事件造成共 10 人死亡、16 人受傷。

2019 年米纳西安的審訊禁令解除之後,大眾都想要知道是什麼樣喪心病狂的男人,會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

在米纳西安於多倫多警察局長達 4 小时的審訊中,他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被婦女拒绝,並做出進行央街襲擊的决定。他形容自己是一個「Incel」(involuntarily celibate,簡稱 incel,指非自願獨身者)的生活,並表示作為 Incel 引發了他的殺人行為。

非自願獨身者這個多數讀者可能不太熟悉的名詞,是由一位名叫 Alana 的加拿大女性在 1990 年代初創造的,她架設了一個名叫「Alana 的非自願獨身者計畫」(Alana's Involuntary Celibacy Project)的網站,分享自己基於非自願原因維持單身、缺乏性生活的經驗。她對 incel 的定義是:「任何性別的人長年來從未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也從未與人交往,並為此感到寂寞。」

Alana 後來發現自己是雙性戀,自我認同改變,於是將網站交給他人管理。其後,incel 卻慢慢演變成「一群其實很想要有男女關係但是卻事與願違的男性,將自己的處境怪罪於女性,衍生出各種仇女的言行」,甚至組成了網路仇女團體;有些 incel 也會將自己獨身的原因歸咎於經濟能力等其他社會因素。

我們每個人都曾被拒絕,關鍵是做好心理疏導

《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發表的一篇文章 The Incel (Involuntary Celibacy) Problem How are incels different from others who struggle with romance?(非自願獨身問題與那些為浪漫而掙扎的人有什麼不同?)十分值得一讀。

作者提到,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情感上的拒绝、生活中的失業和其他社會挑戰,不過最大的區別在於 incel 自覺對生活失去控制,因此稱自己的獨身狀態是「非自願」。當他們被拒絕時,可能會感到強烈的失敗甚至不值得的感覺,以至於他們開始相信自己將「永遠孤獨」。

當然不是說任何有類似感受的人就是仇女的 incel,或者單身本身有什麼不對,但我希望能本文,告訴那些對愛情失望,並感到身不由己的讀者朋友,你並不寂寞,也請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心。

在我自己認識的單身族群中,也有許多人「誤以為」只要被拒絕(或者被拒絕的次數比較多)就是世上沒有真愛。但是這樣的錯誤思維卻會讓事情每況愈下。其實,人與人的關係,就是要「磁場對」,也就是像我的書《戀愛脫單魅力學》中提到的,要在你的愛情花園中,栽種適合你花園土質的花卉與植物。就像杜鵑花必須生長在酸性土質,而非一般花卉的鹼性土質。不同的花卉與植物也適合不同的天氣,就像寒帶與熱帶的氣候,所適合種植的花卉與植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男女交往難免會有挫折,如果沒有做好自我心理疏導,就會產生極端的思想。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建議:男女交往以自然發展為主,也就是俗話說的「強摘的瓜不甜」,以瓜來比喻兩人之間的愛情果實。這意思當然不是說摘瓜失敗,就從此不摘瓜;而是要知道如何摘瓜、何時摘瓜、摘什麼樣的瓜。

男人追求自己喜歡的女人,當然希望能夠成功,因為人都有被愛的渴求,也有愛人的期望。有很多人基於對愛情的執著,列出各種對象必須有的「條件」,刻意為之的追求,往往更容易受挫。另一個極端就是,有的人並沒有透過完整而深刻的認識自己,釐清自己適合什麼,就一頭栽進愛情,最後演變成「看一個愛一個」,這樣的情形如果發展不順利,就會變成「看一個就被拒絕一個」——連環被拒絕後,當然會感覺很受傷。

在電影與漫畫中,我們都知道劇情發展如果不符合理性,就會有不好的結果。但是,我們在電影與漫畫中,又會期待當中有滿滿的感性以及愛情的不期而遇,還有愛情從天而降的浪漫。把這份對浪漫的想像當成休閒,可以擴大個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但是對於現實中的愛情來說,還是要適度地平衡理性與感性,比較不容易出現想像與現實無法調節的情形。

小結:Incel 團體,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Incel 議題因廂型車殺人事件的判決定讞,而再次於多倫多社會引發廣泛的討論。當年 Alana 並沒有想到,定義自己的孤獨感,將來會成為仇女的代名詞。當然並不是所有 Incel 團體都懷抱仇恨,每一個 incel 都有不同的經歷,更會因為不同人的性格與成長過程,對身為 incel 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和表現。

現實生活中,男性希望得到女性的注意,但是事與願違之後所產生的憎恨,其實也是提醒期望愛情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理智的思維。人跟人的互動,常常會因為挫折而產生「自我保護機制」,因此非自願獨身者網路團體,其實也是一種基於自我保護所衍伸的團體。

若要讓這些人感到安全、被接納,而無需自我保護,一方面人人都需學習自我調適、建立正確觀念:我相信在愛情裡,世俗的外在條件,無論是學歷、工作、薪資、資產還是家庭背景,其實都不是愛情順遂的唯一因素或門票。真正能夠讓人在愛情交往中順利的是思想理念類似、金錢觀相似、人生理想同方向。

要知道:在愛情中,「優質」代表的是「適合」,而不是世俗眼中認定的條件好。不適合愛情花園土壤的花卉或植物,就無法讓愛情花園有好的結果。因此,非自願獨身者們,千萬不要放棄愛情,有時候得不到並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選擇。當愛情選擇錯誤而造成心中憤恨的毒素,勢必會侵害當事人的身心靈;若將仇恨付諸行動,更會危害到社會的無辜者。

另一方面,也盼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減少「單身歧視」,避免隨意地評價別人的感情狀態,從而製造不友善的氛圍。願類似的憾事不再發生。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多倫多廂型車殺人事件,引發加拿大社會對「Incel 非自願獨身者」及仇女議題的關注》,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不能說的厭女文化」:社會為何對女權集體噤聲?
「林志玲『終於』結婚了!」──台灣的「單身歧視」,究竟有多嚴重?

作者簡介:

彭孟嫻 Jessica Peng,目前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家事法&商業法),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曾任加拿大家事法庭諮詢部、加拿大市議員助理、加拿大皇家銀行、德商醫療研發加拿大總公司進出口部門。 畢業於約克大學法律調停、森尼卡法律顧問、皇后大學經濟系。 專注於家事法離婚議題調停、小額法庭調停、租約法調停。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