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民愛走路 雅號「逛仙」

奇諾岡華協創辦人廖偉民年屆八旬,思維敏捷身體健康,喜歡健行,友人送他雅號「逛仙」。他說,在奇諾岡居住20餘年,幾乎走遍社區各個主要地方,瞭解市情、民情。他喜歡旅行,在美國國內探訪友人、觀光景點,也去過國外,到訪中國及其它國家和地區。他說,旅行中喜歡健行,邊觀光邊思考,時常接觸新人新事充滿人生樂趣。

提起「逛仙」來歷,廖偉民說,他從小家裡不是很富裕,所以養成到哪裡都喜歡步行的習慣。他笑說「當時是生活所迫,現在稱為健行。」早年經常步行,對身體健康帶來好處。他小時曾在香港生活,在九龍城寨(也稱九龍寨城)居住。這裡是香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弱勢居民所在地。他從小喜歡玩,為了到香港一些好玩的地方,他與小夥伴們一直步行到過清水灣,當時年紀小,沒有力氣,步行最快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也步行去過鑽石山、獅子山,去看過望夫石。

後來在台灣大學就讀時,也喜歡逛台灣的著名景點,有時借用同學腳踏車去各個景區,比如烏來。一次騎腳踏車到烏來,中途車鍊子斷了,不得不推車走了很長時間才返回。他說,步行需要慢慢走,所以到了一個地方,可以說是深度遊,能夠深度體會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社會真實情形。比如了解社區情況,就不是走馬觀花,淺嘗則止。

廖偉民回憶30多年前,首次探訪中國北京,在那裡參與一個國際會議。他說,開完會後,實在不喜歡接待方請他乘坐小轎車,還派人陪送。他回到了賓館,迫不及待地獨自背上雙肩包,在北京市區逛了起來。多數時間是步行,從人民大學步行到北京天壇。累了就乘坐公交車。他遊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觀察居民生活,品嚐美味小吃,遊覽故宮、北海公園等著名景點。

廖偉民說自己祖籍廣東,在中國四川出生,隨父母輾轉到過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後來到台灣讀大學,移民美國從餐館雜工做起,進入大學深造,靠自己努力在社區學院教書、成功創辦企業、投資地產。每一步都是紮紮實實、勤奮積累的結果。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被迫接收逾千移民 紐約市長叫陣德州州長
雷根號航母動向成焦點 中智庫:疑在日本外海「繞圈圈」
台灣最大輸家 美學者:中美若開戰 全球經濟難逃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