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的誠信才是解決食安問題的關鍵

走入2017年以來,台灣爆發多起食安事件,不管是之前鬧很大的戴奧辛蛋問題,還是最近的蝦味先事件、黑心蝦事件...,都讓國人對於吃下肚的東西憂心忡忡。

 

食品安全是什麼?

 

食品安全在WHO的定義中是指「食物中的有毒物質、有和物質對於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當中涵蓋食品加工、儲存及銷售等環節,在這些眾多項目中能夠確保食品的食用安全、食品衛生、降低疾病發生及避免食物中毒等問題。通常食品安全的問題發生會伴隨著食品汙染、環境變化或是食品製造過程的問題,像是1982年發生的鎘米事件就是史上有名的食安事件。

 

販售過期商品是廠商誠信問題

 

最近最常爆發的食安問題大多是過期商品改標再出售,一般人對於保存期限的認知大多都是到了保存期限就該丟棄,但保存期限的訂定是廠商對於消費者的保證,指的是在尚未到保存期限前,商品不應該有出現變質腐敗等問題。

 

這一連串食安事件的爆發,被改標的那些商品有變質嗎?答案不見得是一定的,像是冷凍食品雖然是訂為一年保存期限,不過因為冷凍技術與保存環境的差異,有些冷凍食品確實可以保存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都不會發生變質的情況。

 

但是在正常情形下,商品如果超過儲存期限就不應該在販售給消費者,因為保存期限的訂定都是經由一連串試驗的結果,如果廠商隨意改標而讓民眾誤食過期已久的商品,造成民眾身體上的不適,甚至生病,這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使用工業用添加劑依然是誠信問題

 

雖然在多次食安事件爆發之後,政府也要求業者標示清楚所使用的添加物,但是仍舊無法防堵廠商使用工業用的添加劑,因為類似的添加劑產品,工業用與食品用除了有成本上的差異,還有製作流程與純度上的差異,不過我們無法從一般標示可以得知廠商使用的原料來源。

 

民眾舉報

 

為了防止類似的食安事件爆發,政府也祭出吹哨者條款,讓檢舉人能夠領到檢舉獎金,當然這樣的做法也成功讓很多的不肖廠商被揭露,但是前陣子的蝦味先事件爆發時是屬於匿名舉報,這也顯示出舉報者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身分曝光。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