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疫情燒傳徵50校臨時安置 家長激憤

中國大陸今天新增16072例本土病例,其中廣東逾4000例居首,因優化防疫20條規定導致解隔離待安置者激增,廣東省海珠區傳出徵用區內50所中小學校作為臨時安置點,家長群起反對後取消。

Barriers form a security checkpoint in the Haizhu district in Guangzhou in southern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Friday, Nov. 11, 2022. As the country reported 10,729 new COVID cases on Friday, more than 5 million people were under lockdown in the southern manufacturing hub Guangzhou and the western megacity Chongqing. (AP Photo)
廣州海珠區上周起設置安全檢查站,封控直至13日夜間12時全區市民原則上居家,空蕩蕩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汽車。 (資料圖片/美聯社)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上午公布,13日零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共16203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其中本土病例單日新增16072例、境外移入131例。

其中新增本土確診1747例,包括廣東707例、北京237例、河南225例、重慶150例、內蒙古81例等;另本土無症狀感染14325例,主要為廣東3941例、河南2789例、重慶2147例、內蒙古1185例、新疆713例等。

13日單日新增以廣東4648例及河南3014例(含確診及無症狀感染)居多。

中國近日雖公布優化防疫20條規定,但地方仍傳出防疫亂象。陸媒「財新網」13日報導,12日晚間廣州市海珠區不少學校燈火通明,教室內桌椅碰撞聲此起彼伏。海珠區計劃徵用區內50所中小學校作為臨時安置點,部分課室騰空後布置床位,安置因20條規定集中隔離期滿人員。

當日,不少教師接到通知後返回學校布置,有的學校還向學生家長徵集志願服務。但眾多學生家長得知後,直指學校根本不符合臨時安置點和隔離點要求,也對學校旁的居民健康造成風險;學校通風設計不具備作為臨時隔離點條件、後續環境消殺細節若不落實,可能引發校園疫情。

在家長不滿下,昨日下午海珠當局已取消選取50校作為臨時安置點選址的計劃。

另也因優化防疫20條規定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多地開始停止或縮小全民核酸檢測範圍,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原定所有居民每3日檢測一次,但新措施公布後已取消全民檢測。

福建省福州市也縮小核酸檢測的範圍,但因倉山區尚未實現社會面清零,區内將每日開展核酸檢測,直至下星期二;其他區不再進行全民核酸檢測,只會對重點人員「應檢盡檢、適時抽檢」。另廣西來賓市人民醫院、江蘇蘇州獨墅湖醫院也公告取消在院內開展「願檢盡檢」服務。

另北京市近日雖然病例增加,但因20條規定實施,北京市宣布啟動滯留京外人員專項救濟,梳理京外風險縣域旅居史人員情況,推送解除彈窗限制、購票限制。消息公布後,進京火車票搜索熱度大漲,較前日同一時間段增長超過300%,進京機票搜索量漲幅也超過100%。

編輯:秦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