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式骨髓內骨釘

骨折固定一直都是骨科手術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在各種骨折固定方法中,骨髓內骨釘是一種深具歷史和創意的工具,經過百年的演化後,也有許多令人驚嘆的創新。
最早的骨髓內骨釘出現於 1886年,當時 Bircher所設計的工具很簡單,只是一個小鐵片把骨折處卡住而已,所以失敗率非常高。被尊為骨髓內骨釘之父的 Gerhard Kuntscher在 1949年發表至今仍在沿用的 Kuntscher骨釘, Modney則在 1953年發表在骨折遠端固定穿洞的鎖式骨釘,並將和 Klemm與 Schellmann在 1970年正式命名為互鎖式骨釘( interlocking nail),以別於 Kuntscher當時所採用類似精神的 detensor。互鎖式骨釘後來有一個支流演變成可延長的骨髓內骨釘,目前似乎成為專門為玻璃娃娃設計的骨釘。
玻璃娃娃是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病人因基因缺陷導致第一型的膠原蛋白無法順利合成,如同玻璃一樣容易碎裂骨折。除了骨頭的變化,病人也會呈現鞏膜藍色變化、身材矮小、關節鬆弛、聽力減損、呼吸困難與牙齒病變等常見的合併症狀。
為了增加骨質密度與減少骨折,抑制破骨細胞的注射藥物 pamidronate在 1998年正式使用於成骨不全的病童,治療後骨密增加,但在 2016年的實證醫學 Cochrane review中報導,成骨不全病童其骨密的提升並沒有達到減少骨折與提升生活品質,而且成年的病人完全沒有助益。
1940年代, Sofield首先嘗試利用骨髓內骨釘增加骨頭強度,並在 1959年正式與 Miller學術發表,而其基本精神與原理至今仍被奉為圭臬。
骨髓內骨釘治療成骨不全的適應症主要有兩項,發生骨折時可以固定到骨折癒合,其次是切骨矯正術後作為固定之用。兩種治療效果都不錯,但骨釘必須長期留置體內,而兒童病人會持續成長,導致骨釘長度不夠。
因此延長式骨釘( telescoping nail)應運而生,基本設計是把骨髓內骨釘做成內外套管形式,近端骨釘空心,遠端骨釘實心,並以互鎖式螺絲固定,遠近兩端骨釘在中間互套,兒童成長時,互套的部分被拉開延長,長度取決於互套重疊有多少。
根據研究,延長式骨釘併發症比率從 70%下降至 30%,三年固定成功率從 70%上升到 93%,再手術比率則是從 30%下降至 7%。
目前這種延長式骨釘已經引進台灣,而且是健保給付,真是病人的福音。然而也有其他病童也適用,例如先天性脛骨假關節( congenital pseudoarthrosis of tibia)在台灣是一個尚未被列為罕見疾病的特殊疾病,也很適合採用此種骨釘來治療,值得健保署考慮納入給付。
科技的發展源自於人性的需求,醫學工具的發展就是個最好的例證。延長式骨髓內骨釘是骨折固定器超過百年發展的好典範,成為骨科醫師治療病人的利器,也是成骨不全病人的福氣。讓我們為所有的醫療器材研究者喝采,期許他們發明更多造福人類的工具。
(作者現為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