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疑雲1/揮文資大旗拒群聯蓋校 竹縣府掏5億換址難解高中龍子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積極活化校地,原鎖定面積達2公頃的竹北客家學院校區空地與群聯電子產學合作興建商辦與實驗高中,卻因文史工作者帶頭抗議,合作計畫被迫中止。(圖/CTWANT合成)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積極活化校地,原鎖定面積達2公頃的竹北客家學院校區空地與群聯電子產學合作興建商辦與實驗高中,卻因文史工作者帶頭抗議,合作計畫被迫中止。(圖/CTWANT合成)

[周刊王CTWANT] 台灣科技產業佔全球一席之地,新竹縣近年來更受惠於新竹科學園區暴推的人口紅利,縣治的竹北市可望在2025年升為六都之外全台第一大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為此發展籌劃「附設實驗高中」,晶片大廠群聯電子公司同意有償捐助建校,然而卻因校內反對聲浪不小而作罷,縣府轉而尋求替代方案,然而建校期程生變,招生作業恐緩不濟急。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提到「全球科技產業未來仍持續仰賴台灣」,顯見台灣科技產業供應鏈舉足輕重地位,其中產業聚落又以竹科產值最高,年輕科技人口大舉進駐竹北;據竹北市公所2024年元月統計,竹北市過去十年的人口成長率為 36.2%,2023年12月底共有207,822 人,不僅帶動一波波的不動產暴漲、高檔餐廳進駐,竹北的學區也是一席難求。

本刊訪查發現,竹北市近十年人口成長率將近4成,是全台成長率最高的鄉鎮市區,年輕化人口更居冠,在地18間國中小,今年有9所已額滿,其中國中容納量1.2萬學生,戶籍國中生卻多達1.7萬人,等同近5,000人無法就近入學。

為此,新竹縣政府找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鎖定校方在竹北市校內2.5公頃的客家學院校地,希望興建陽交大附屬實驗高中,校方進而與上市公司群聯電子達成捐助建校與軟硬體產學合作,宣稱2026年實驗高中招生後,將與竹科實中分庭抗禮。

竹北地方人士透露,群聯電子因企業辦公室分散在竹北各地,早有意興建統合辦公大樓,因此陽交大與群聯一拍即合,由群聯電子出資新台幣15億元在客家學院旁興建地下2層、地上11層的商辦建物,群聯享有70%樓地板使用權40年,其餘30%由陽交大附中使用,估計首年招生4班200人,滿招後成為600人的中型學校,緩解大新竹2026年龍子入高中的燃眉之急。當地不動產業者粗估,每年群聯將因而減少2億租金支出。

儘管交大校務會議已於今年3月通過該合作案,群聯電子更在4月發布公開資訊證實此案,然而陽交大客家學院師生自4月起抗議聲浪不斷,直指原2.5公頃交大客院土地中,有不少新竹縣林家宗祠,還有東興圳保留區,頗具歷史文化意義,即使在空地開發學校和商辦,也已經破壞原本環境,影響天際線觀瞻,師生除了大量訴求網路聲量抗議,直言此舉是產學勾結、掏空客家文化外,更把新竹縣林家重量級宗長、前縣長林光華找出來,強力阻擋開發案。在近一個月輿論發酵下,陽交大校長林奇宏罕見站出來,宣佈中止群聯合作案,也就是說陽交大主導的竹縣實驗高中回到原點。

針對陽明交大有意活化校地,佔有原址部分土地的林氏宗親會由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帶頭抗議,並找來跨黨派縣議員助拳背書。(圖/報系資料照)
針對陽明交大有意活化校地,佔有原址部分土地的林氏宗親會由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帶頭抗議,並找來跨黨派縣議員助拳背書。(圖/報系資料照)

竹科媽媽C太太聞訊表示,自己的兒子已進入國一下學期,將於2026年讀高中,原本期待進入未來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實驗高中」就讀,該校卻受各方掣肘,陽交大縮手,改由縣府主導將學校搬遷至7公里遠的「文小10」用地,除了從頂大附中「降級」為縣立高中外,更可能延宕2026完工招生期程,這樣的發展令人遺憾。

新竹縣議員陳凱榮表示,交大校務會議通過與民間上市櫃公司B.O.T.(興建-營運-移轉)合資建校案,地方都很期待,現在縣府提出縣有地文小10建校案替代,5億硬體成本只能縣庫扛,就是縣民買單,加上文小10用地位於竹北舊市區,距離原址客家學院,開車至少15分鐘,走路上學根本走不到,計畫變更恐怕又會拖沓時程,屆時若找個臨校借教室就草草招生,相關學生和家長很難接受,希望縣府相關的配套務必得到位。

古色古香的竹北交大客家學院是地方綠化好所在,但居民就學需求孔急,新竹縣議員陳凱榮表示,若縣府要異地蓋高中,必須確保如期如質完工。(圖/周志龍 攝)
古色古香的竹北交大客家學院是地方綠化好所在,但居民就學需求孔急,新竹縣議員陳凱榮表示,若縣府要異地蓋高中,必須確保如期如質完工。(圖/周志龍 攝)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建校疑雲2/掃路障力挺楊郡慈接棒縣長 竹縣府大轉彎有貓膩?
獨家/直擊《全明星運動會》男神被套牢 低調赴戶政機關辦妥終身大事
愛火藏不住1/官宣戀情?熊仔520偷放閃 曬李優悠閒背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