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防衛韌性 學者:細項設計太樂觀
總統府26日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國安會副祕書長徐斯儉表明,將培養40萬可恃民力,明年結合漢光演習舉行小規模、無劇本演練。學者認為,整體方向正確,但並未設想最糟狀況,一些政策可以再修正。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提醒演練不能淪為表面,也應正視正規軍的問題。
針對40萬民力運用,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分析,全社會防衛韌性3個總目標,大方向沒有問題,但當中的細項設計「太過樂觀」,前提都在政府跟社會的功能還能維持一定的運作,應設想極端狀況下的因應措施,例如要結合賣場、超商等通路規畫維生物資配售系統,但中共若武力犯台,台灣西半部都在戰火之中,屆時物流會通嗎?
馬文君也表示,應避免淪為只做表面,以現行培訓義消、義警的成效來說,就有相當問題,這些民防單位缺乏年輕人,訓練內容卻包括無人機,一年還只訓練一兩天,要怎麼達到成效;台灣物流與倉儲已相當厲害,問題是有沒有考量極端狀態,比如路斷、橋斷等情形,專家都未必能應對,是否有這樣的韌性訓練?
揭仲建議盤點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緊急避難收容處所,也應思考轉為大型避難中心。未來的無劇本演習,應還是得擬定題庫,在事先不洩題的狀況下,讓各單位在演習前建立基本能量,屆時再臨時下達想定狀況及命令,比較有意義。
馬文君認為,總統府思考全民防衛韌性之前,也應該思考像是正規軍本身的問題,國軍兵源不足,買來的裝備無人可用,甚至訓練不夠,新式裝備使用成績不理想,問題如何解決?
此外,先前多家宮廟接獲軍方公文,要求簽訂「彈藥預屯點支援協定書」,揭仲說,軍方行文的動作相當多餘,不僅未告知民間屯儲彈藥的風險,也讓存放點恐被交戰方標為攻擊目標。
看更多相關新聞
40萬民力 投入全社會防衛
全民防衛聽誰的?藍委:權責混亂 犯兵家大忌
專家:現行體制 調度藏隱憂
AIT執行理事藍鶯:美國讚賞台灣強化防衛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