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撰文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每一個成功者都失敗過,但從不認為自己是失敗者。舉例來說,莫札特是作曲天才,卻被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Emperor Joseph II)批評他譜寫的歌劇《後宮誘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裡面的「音符太多了」;畫家梵谷的畫作在現今拍賣中創下天價,但他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歷史上最多產的發明家愛迪生年輕時被認為是不可雕的朽木;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慕尼黑上小學時,老師當面給他這句評語:「一輩子都沒出息。」

我認為所有偉大的成功者必定都遭遇過很多挫折,足以令他們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然而他們沒有這麼想,反而堅持不懈。面對逆境、拒絕、失敗時,他們依舊相信自己,絕不肯認定自己是失敗者。

真誠的讚美使人強壯

我推崇讚美他人的行為,尤其是讚美兒童,事實上我相信只要你寄予期望,對方就會盡量爭取好表現,以配得上你的期望。然而我也相信讚美必須建立在事實之上,不能捏造虛假的好話。

我利用下面這個方法鼓勵和領導他人:

• 尊重他人
• 稱讚對方的努力
• 獎勵優秀的表現

我對所有人都用這個辦法,甚至套用在自己身上。我工作的時候必定等到工作完成之後,才會給自己獎勵。當我從事一項任務或專案時,必竭盡所能,不論結果如何都問心無愧,晚上睡得很好。不管在哪裡失敗,或是犯了多少錯誤,我都不會因此貶低我這個人的價值。就像俗話說的:「上帝任用失敗的人——因為沒有人從不失敗。」

你可能也像許多人一樣,經歷過困難的時期,依舊保持樂觀心態,避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請了解這一點:不管你現在是什麼處境、過去有什麼來歷,都有可能培養對自己樂觀的態度。

與逆境同行需要的七項能力

以下是成功者運用的七項能力,使他們雖然失敗受挫,卻不會自怨自艾,反而持續與逆境同行:

一、成功者拒絕被拒絕

哲學家詹姆斯.艾倫(James Allen)說:「人是思想的產物,一個人的特質就是他所有思想的總和。」正因為如此,確保思想維持正軌極其重要。

有的人從不放棄,只會不斷的嘗試,因為他們不把績效視為自我價值的基礎。反之,他們的自我形象奠基於內在。這種人不會說:「我是失敗者」,而是說:「那件事我失手了」,或「我犯了個錯」。

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Seligman)相信,人們失敗的時候有兩種選擇:內化失敗,或歸咎外因。「失敗時責怪自己的人……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天分、不值得人愛。」塞利格曼說,「失敗時責怪外在事件的人,不會在遭遇壞事時失去自尊心。」為了保持正確的觀點,你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但不要把失敗都怪在自己頭上。

二、成功者認為失敗是暫時的

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人,會把問題當作深陷其中、永遠無法掙脫的黑洞。反之在成功者的眼裡,任何困難的處境都是暫時的。舉個例子,一九二二年,三十八歲的杜魯門負債又失業;一九四五年,他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成為自由世界最有權力的人,高踞全球最顛峰的職位。假如當年他認為失敗是永久的,可能就會身陷其中,而不是繼續嘗試,相信自己擁有潛力。

三、成功者將失敗視為獨立事件

作家利奧.巴斯卡利亞(Leo Buscaglia)有一次說到他很仰慕烹飪大師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我真喜愛她的態度,她會說:『今天晚上我們要做舒芙蕾!』然後她開始攪拌這個、打發那個,又不小心把東西掉在地板上……。總之她做一切正常人會做的妙事。然後她做好舒芙蕾,扔進烤箱,開始和觀眾聊一會兒天。最後她宣布:『現在做好了!』可是烤箱打開時,舒芙蕾瞬間坍塌成一塊煎餅。她有沒有驚慌失措或痛哭流涕?沒有!她微笑著說:『嗯,你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請慢用!』」

當成功者失敗時,他們會把這次的失敗當作短暫的事件,而不是持續一輩子的大問題。失敗無損個人榮辱,如果你想要成功,就不要讓任何單一事件扭曲你對自己的看法。

四、成功者保持務實的期望

你渴望實現的成就越大,就越要做好準備,如此才能克服障礙和長期堅持。假如你想在鄰近社區散散步,大概不會碰上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出發,可是如果你打算攀登聖母峰,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克服挫折需要時間、努力和能力,過每一天都要有合理的期望,即使不能事事順心如意,也不要傷心難過。

一九五四年MLB球季開賽那天發生的一件事,恰恰說明了這一點。當天密爾瓦基勇士隊(編按:勇士隊於一九六六年遷到亞特蘭大)和辛辛那提紅人隊對壘,雙方各有一個新人首次在大聯盟球賽亮相。紅人隊的新人選手擊出四支二壘安打,幫他的球隊以九比八的比分贏得比賽。至於勇士隊的新人五次上場都掛零。紅人隊這名球員叫吉姆.葛林格拉斯(Jim Greengrass),你很可能都沒聽說過,至於勇士隊的新人名叫漢克.阿倫(Hank Aaron),後來成為棒球史上最厲害的全壘打王。

阿倫對第一場球賽是否懷抱不切實際的期待,沒有人曉得,那場球賽之後他大有可能放棄棒球。阿倫肯定對自己在當天的表現很不滿意,可是他沒有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他已經在這條路上辛苦太久、走得太遠了,並不打算輕易放棄。

五、成功者聚焦在實力上

成功者還有另一個辦法不讓自己將失敗和個人劃上等號,那就是聚焦在他們的實力上。有人問職業冰球隊紐澤西魔鬼(New Jersey Devils)的前任會長鮑伯.布泰拉(Bob Butera),是什麼因素造就贏家?他回答:「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別,在於贏家永遠聚焦在自己『能夠』做什麼,而不在意做不到的事。假如某個球員射門很厲害,溜冰卻不那麼出色,我們就告訴他,只要想著射門、射門、射門——絕對不要想其他人溜冰比他快的事。重點是記住你的成功。」

萬一弱點已經生成,那就必須特別注意,應該把重心放在支援,直到情況改善為止。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麼與逆境同行的最佳選擇就是展現你的能力,並且竭盡所能發揮最強的實力。

六、成功者採取多種方法成功

勵志作家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在著作《成就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chievement,暫譯)中描述四個在三十五歲以前就發財的百萬富翁,他們平均參與過十七次創業之後,才找到那門讓自己飛黃騰達的生意。他們不斷嘗試、不斷改變,最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項目。

成功者願意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不僅商業如此,各行各業也是如此。舉例來說,如果你熱愛田徑比賽,一定很喜歡看跳高比賽,像我自己就總是為男子、女子跳高選手跳躍的高度驚歎不已。跳高比賽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九六○年代這項體育的技巧出現重大變革,讓運動選手能夠打破舊紀錄,攀升到新的水準。

促成那項變革的人是迪克.福斯貝里(Dick Fosbury)。以前跳高的運動員都採用腹滾式,也就是面向橫桿跳躍,一側的手臂和腿先越過橫桿。福斯貝瑞發展的技巧是頭部先過橫桿,以背部朝著橫桿跳躍,因此稱為背越式(或背向式),又稱作福斯貝里式跳高。

發展一種新的跳高技巧是一回事,獲得別人接納又是另外一回事。福斯貝里說:「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告訴我:我永遠不可能成功、絕對競爭不過別人、那種技巧根本行不通。我只好聳聳肩說:『咱們走著瞧。』」

結果大家果真看到了:福斯貝瑞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市舉辦的奧運會上奪得金牌,打破以前的奧運紀錄,同時奠立新的世界紀錄。從此之後,幾乎所有世界級跳高選手都採用他的技巧。為了達成目標,福斯貝里採用不同的跳高方式,隨便他人怎麼評論,都不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七、成功者能振作起來

所有成功者都有個共通點,他們經歷失誤、錯誤、失敗之後都能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心理學家西蒙.卡露瑟絲(Simone Caruthers)說:「人生是一連串的結果,有時候結果是你想要的,那太棒了,想想自己什麼地方做對了。有時候結果非你所願,那也很棒,想想自己哪裡做錯了,下次不要再犯。」這就是振作起來的關鍵。

不論發生什麼事,成功者都能繼續往前邁進,因為他們記住一件事:失敗不會使他們變失敗者。沒有人應該把錯誤和個人劃上等號,你也應該以這種方式,將自己從失敗中剝離出來。

本文摘自《與逆境同行 [全球暢銷經典]: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想成功,先找出「天菜敵人」!落魄難民一招翻身億萬創業家

如何建立自信心,克服上台講話的恐懼?Google簡報大師的練習訣竅:請先自拍看3遍

思念我的大叔李善均》這8句充滿力量的話,陪你一點一點走出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