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建造後續潛艦 應先查有無涉弊

潛艦國造原型艦將於月底「下水」亮相,海軍30年的潛艦夢終於實現;但軍火商郭璽只是退役中校,海軍早於2018年6月即終止其顧問身分,近日卻直播大談潛艦祕辛,受訪仍以顧問自稱,且郭璽是潛艦國造唯一參與的軍火商,過程是否有無弊端,下一任政府在決定是否造後續艦前,應徹底清查。

軍方內部透露,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任內完全不看也不簽潛艦國造的公文,除因與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國安會諮委黃曙光關係鬧僵之外,郭璽參與其間也是原委之一。李喜明是潛艦出身,他不願為原型艦籌建過程背書,自有弦外之音。

黃曙光接受媒體專訪曾強調,潛艦國造「沒有軍火商從中剝削,才能掌控相關預算」,然而,郭璽卻曾在爆料錄音中對韓籍技術顧問說,後續艦7艘包括設計「全部都是我們的」,以及對海昌廠廠長柳思巍說,劍龍級潛艦性能提升案,預算一定要編多些,「否則我們白幹」。

黃曙光要求潛艦國造一定要和原廠聯繫,不能透過軍火商代理,他也強調為此得罪許多人,擋人財路,但也為國家省了許多錢,否則不可能僅花530億元就造出原型艦;問題是,郭璽是黃曙光友人,所有軍火商被排除在外,只有郭璽能以「非正式管道」穿梭其間,難道不也是「量身訂做」的特權?

潛艦國造是蔡政府重大政績,過程是否涉及弊端?是否由一人軍火商包辦?蔡政府不會出重手拆自己的台。原型艦若一切測試順利,明年便可交給海軍服役,屆時黃曙光功成身退,但下任政府應立即釐清造艦過程各項疑點,再決定是建造後續艦,避免人謀不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