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福吃公家飯 為了想出國

工商時報【潘羿菁】 主掌兩岸經合協議(ECFA)談判的國貿局長張俊福,每回出現在公開場合,總是被媒體逼問談判進度,但他都只是微笑以對,「你不要套我的話」,甚至會腳底抹油般,快速消失。 但是,如果話題是提振出口,張俊福的談興就來了,他可以把國貿局的拓銷計畫倒背如流,念茲在茲,就是要為台灣的出口開疆闢土,因為「出口是台灣生存的命脈」,做為國貿局長,這句話不只是信念,也是行動。 從1984年進入國貿局當薦任科員,今年59歲的張俊福,在經濟部服務即將30年。被問到進入公職的緣由,他倒是快人快語地說,很簡單,想出國。 張俊福笑著說,很多人都問過這個問題,認真說起來,大概是想出國吧。 張俊福在1977年自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第一份工作是聲寶公司。聲寶在美國芝加哥有發貨中心,因此他被派任到外地去,在80年代的台灣,出國機會不多,他到芝加哥後,眼界大開,印象非常深刻。 之後離開聲寶,到其他小公司任職,有一次他與嘉義中學同學,現任經濟部駐美經濟組長蔣士煌聊天,當時蔣士煌已經取得第二期經濟部商務人員資格,蔣士煌建議張俊福不妨也試試公職考試,張俊福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應考,順利錄取後,就成為第三期商務人員。 轉任公職後,他發現,吃公家飯的同學還真不少。例如,現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是台大的同班同學,在學校打棒球時,張俊福是投手,陳裕璋是捕手,兩人搭配頗有默契。 歷數過去外派地點,包括泰國、印尼、瑞士、加拿大、歐盟與美國華府,張俊福參與許多經貿談判,見證台灣貿易自由化過程,在2010年由華府經濟組長,調回國內接任國貿局副局長,去年7月升任局長。 他坦言,在國內工作的壓力比較大,因為在國內要掌管全球的經貿業務,同時,也要接待各地訪賓,而在駐外單位,工作較單純,僅需顧好當地的經貿關係即可。 現在每天會議相當多,不過張俊福對開會有基本原則,他認為,只要會議時間逾2小時,與會人員的效率就會變差,所以只要是他主持會議,會議時間盡量控制在2小時內。 但是張俊福也說,若遇到討論議題本身較複雜,或安排簡報內容非常多,就難以縮短。 至於今年適逢景氣緩步復甦中,勢必要加強拓銷力道,他說,今年必須重新檢討拓銷出口的資源該如何集中化。 例如,一旦有經貿高層訪問團出團了,當地貿協與駐外單位就必須總動員,不僅要洽邀當地買主做媒合,同時,也需要雙方官員見面機會,等同於是雙管齊下,產、官都招商或合作,這就是資源集中化。 歐債危機未解,全球景氣都面臨巨大挑戰,張俊福在這時點接任國貿局長,心情隨著出口成長率而起伏,真可謂上天對他的考驗。張俊福深切了解,出口是台灣命脈,再苦再累,對這份使命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