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玲回憶表哥二三事 余英時與母親書中團聚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3日電)知名歷史學者余英時去年過世,他一生從未見過自己母親,卻因為他的表妹張先玲寫的一篇文章,進而與母親「團聚」;文中亦透露少年余英時在安徽鄉間生活的點滴。

出版人、專欄作家顏擇雅近期主編「余英時評政治現實」一書,引起廣大迴響,不過在諸多政治評論文章之中卻放了一篇余英時表妹張先玲撰寫的「在北京包餃子的期望-回憶英時表哥二三事」,文章是在余英時過世後寫的。

余英時的母親是清代名臣張廷玉之後,張先玲是余母娘家的親戚,張先玲在文中特別提到她從未見過這位姑媽,卻因緣際會找到這位姑媽寫的4首古典詩,同時抄錄在文中。

顏擇雅表示,余英時一直都知道自己愛寫詩的嗜好來自母親的遺傳。余英時出生不久母親即過世,他一輩子從未見過母親,也未曾讀過母親寫的4首詩,「我將這4首詩透過這篇文章放在書中,等於是讓他跟母親團聚」。

顏擇雅表示,余英時在15、16歲時,因為父親加入抗戰而將他丟回安徽老家,「從張先玲文中形容少年余英時,可發現他不怨天不尤人的特質;而余英時在回憶錄中三番兩次提到他對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的看法跟共產黨不一樣的原因,正因為他自己在鄉下生活過。」

顏擇雅說:「你可以說他是一個孤兒,但他有享受到中國傳統社會溫情的好處,這也是他反對共產黨的原因,不是反它的意識形態,而是反它破壞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體制。」

張先玲的小兒子王楠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中遇難,余英時1993年在台灣「中國時報」發表「一位母親的來信」,披露了這件事,並譴責中國當局的暴行。張先玲對此相當感念,90年代後期,余英時更將一筆稿費捐贈給「天安門母親」之中處境困難的人。(編輯:張雅淨)1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