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祿專欄/沒有蜜月期的新政府 剛者易折 柔則長存

張其祿專欄/沒有蜜月期的新政府 剛者易折 柔則長存
張其祿專欄/沒有蜜月期的新政府 剛者易折 柔則長存

張其祿/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立法院榮譽顧問

上周甫上任的賴政府,不但沒有新人新政的蜜月期,更是直接面臨內、外局勢的嚴峻交迫,而這皆與賴政府的「雙少數政府」特性有關。如果賴政府仍是抱持先前民進黨蔡政府執政時期一黨獨大的風格來執政,則未來政局的紛亂恐將難以想像及危殆。

內憂–雙少數政府的困局

在目前的憲政體制下,我國仍是屬於傾向總統制的「半總統制」,因此當行政與立法分屬不同政黨控制時(即分裂政府),即依舊存在著一般總統制的最大弊病,也就是政治僵局(political deadlock)的問題;因總統和國會皆有自身的民意基礎,若彼此都不願意「妥協」,則政治運作的僵局與紛亂就恐難避免。縱使覆議、司法審查,甚至是我國在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中賦予總統解散立法院的權力,亦將緩不濟急,並且也不是常態性能解決政治僵局的方案。尤其在朝野皆為剛性政黨、意識型態高度歧異的狀態下,政治僵局更是難解,而這也就是先前NCC人事案遭退回,以及上週立院朝野因國會改革五法而上演的大亂鬥劇碼所呈現出的紛擾情況。

不過,賴政府在面對朝小野大與分裂政府的政治現實下,似乎仍是採取強對抗與直接訴諸民意的方式,但這卻可能醞釀著巨大的施政風險,導致施政停擺。再加上從蔡政府所遺留下來的施政問題及包袱,如5月中旬菱傳媒民調所顯示民眾對諸多國計民生問題之不滿(如詐騙、低薪高物價、環境破壞、政府貪瀆、教育改革、少子長照、勞健保等),都將會使民眾失去對民進黨政府繼續執政的信心和耐心。若執政黨仍只是繼續打抗中保台牌,抑或寄望在野政營間之分裂,這皆只是其維繫政權的險棋,民眾所關切的真實民生問題和解決,反而可能遭到延宕及惡化。

外患–務實台獨的實踐

賴政府除了面對施政上的「內憂」,中國的壓力(如此次中共聯合利劍─2024A圍台軍演)恐怕更是其所不可承受的「外患」。520的就職文告,幾乎接近「兩國論」的明白攤牌,符合賴總統的強勢風格,也應該是美方鷹派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以及在國際上為牽制中國的默許作為。但是賴政府此種如其在內政上的強勢主張和作為,其底氣(即民氣)是否充足?美方或其他友邦的支持又能多麼可靠?又是否賴政府也能如李登輝前總統般有因應台海危機的18套劇本?抑或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在競爭及對抗之外,仍能有有效的「衝突管理」策略嗎?相信賴政府一定有比前朝更加堅定的「台獨」意志,但策略上真能「務實」操作?這反而是賴政府必須審慎思考及步步為營之處,否則食緊挵破碗,更是欲速則不達,甚至得不償失。

以柔制剛–衝突、妥協與進步

總之,賴政府的內外交迫已是明確的進行式,而其內外所面對的問題也不是只靠堅強的意志力就能克服。賴總統在擔任台南市長時曾有兩百多天不進議會的紀錄,但這恐非國家在中央行政及立法層次所能承受的政治攻防代價。雙少數政府(少數票總統及少數國會)既然已是事實,而台灣又無法自外於美中修昔底德陷阱的爭霸漩渦之中,則一個負責任的執政黨仍需能與在野黨間獲致政治上的妥協,甚至是權力的分享,使社會各組成能真正邁向共容、共融與共榮的關係。至於面對中國壓力部分,鬥而不破、衝突妥協及進步一直是美國對中的態度和策略,相信台灣作為美國的小弟,實在無須比大哥更強出頭,而這也才應該是賴政府的「務實」之道。

 

菱傳媒原始網址:張其祿專欄/沒有蜜月期的新政府 剛者易折 柔則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