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驊跌倒頭部重創命危!跌倒撞到頭有多危險?跌倒處理流程是什麼?
張友驊跌倒,頭部重創命危送醫,引發各界關注。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指出,全球每年約有68萬人死於跌傷,跌倒是導致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跌倒撞到頭有多危險?跌倒處理流程是什麼?跌倒要看哪一科?哪些人要特別小心?跌倒偵測手表是什麼?老人跌倒如何避免?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一次掌握!
跌倒撞到頭有多危險?該怎麼辦?
一般的跌倒,就可能造成老人身體不適、疼痛、生活品質變差、依賴性變強,甚至加劇其害怕跌倒的壓力,增加其健康照護上的需求與複雜程度。倘若跌倒撞到頭更是不容輕忽,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指出,跌倒撞到頭,依情況輕重,有些人可能沒事,也有人會覺得頭暈、頭痛、產生「腦震盪症候群」(post concussion syndrome);甚至出現腦挫傷、腦出血或腦水腫等狀況。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主任陳敬昌醫師表示,跌倒撞到頭若不是太嚴重,通常患者會有幾秒到幾分鐘的時間,腦袋完全空白,因而呈現暫時失去記憶或呆滯的症狀。無嚴重外傷時,身邊的人可持續與之對話,患者一般會在30分鐘內慢慢恢復意識;倘若受傷兩小時內均未恢復正常,或意識更加模糊,就要立刻送急診。
超過65歲的長輩跌倒撞到頭,最好盡速就醫,主因是長者因慢性病使用心血管疾病藥物的比例較高。舉例來說,平時有服用預防中風、血栓發生的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可能加速撞擊產生的腦出血速度,易導致顱內大量出血,務必當心。
另外,過去曾有開顱病史者,跌倒時頭骨可能較不穩定;失智、曾有中風病史者,因一般人難以判斷其症狀是跌倒或本身疾病導致;或患者有飲酒習慣或使用鎮靜劑、安眠藥等會影響意識的藥物,因無法確認神智不清與何種因素相關,都建議立即送醫。
跌倒處理流程是什麼?跌倒要看哪一科?
根據啟新診所資料,跌倒大多屬於外傷,故民眾可以選擇到骨科、外科或復健科就醫。但若頭部受到外力撞擊,為預防可能的嚴重後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建議,可安排至「神經內科」門診,由醫師進一步評估。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提醒,發生跌倒事件時,保持冷靜、不要驚慌是首要關鍵,接著依據「自己跌倒」、「發現長者跌倒」兩種情況有不同的應對措施。
自己跌倒
保持冷靜,不要亂動,同時檢查傷勢並高聲呼救。
若受傷部位腫脹或劇烈疼痛時,可能已發生骨折,應靜候救援。
周遭沒有人能夠提供援助時,不要直接站起,應以在地上滑動的方式,到最近的電話處,撥打電話向家人或119求救。
發現長者跌倒
不要慌張亦切勿急著將其拉起,否則可能會加劇傷勢。
檢查跌倒長者的意識狀況,以及受傷、出血等情形。
如發現長者有意識不清或大量出血的情況,應盡快叫救護車,並送醫急救。
跌倒哪些人要特別小心?
60歲以後各項器官生理功能逐漸下降,身體肌肉會因老化逐漸流失,若沒有定期運動減少肌肉流失,很可能演變為「肌少症」,不僅會降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還會增加跌倒的機率。然而,不僅長輩有跌倒風險,年輕人同樣不容輕忽。根據桃園療養院資料,跌倒的高危險群包括:
年紀大於65歲。
乏人照顧的病患。
曾有跌倒病史者。
步態不穩者。
貧血或姿態性低血壓者。
服用會影響意識或活動的藥物,像是利尿劑、止痛劑、輕瀉劑、鎮靜安眠藥、心血管用藥。
營養不良、虛弱、頭暈者。
有意識障礙者,例如失去定向感、躁動混亂。
有睡眠障礙者。
有肢體功能障礙者。
衛福部亦提供「跌倒篩檢評估表」及「防跌篩檢三問題」,供民眾進一步自我評估。
老人跌倒危險因子有哪些?
跌倒是每個人都可能發生的意外。不過,衛福部點明,跌倒更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受傷住院與急診的主因,且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隨之提高。事實上,造成跌倒的成因很複雜,例如以下九點危險因子,都會增加長者跌倒的風險,不可不慎!
過去發生過跌倒史。
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不足。
認知障礙。
失禁。
足部問題與穿著不合適的鞋子。
使用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
維他命D攝取不足。
視力異常。
不安全的環境。
延伸閱讀》張友驊路邊跌倒命危!老人「最常摔地點」曝光 謹記三祕訣保命
跌倒偵測手表是什麼?老人跌倒如何避免?
市面上不少智慧手表、智慧手環都有「跌倒偵測」的功能。民眾不幸跌倒時,「跌倒偵測」可在第一時間發現使用者跌倒,並進行相關通報,避免錯失跌倒後的黃金搶救時間,大家不妨考慮幫家中長輩添購,以備不時之需。
儘管有些跌倒危險因子是不可逆轉的,但若能確認長者的跌倒風險,仍可透過許多介入方式預防跌倒發生。衛福部指出以下五點預防措施:
檢視是否使用與跌倒相關藥物
檢視長者是否使用可能造成跌倒的藥物,評估其使用的目的及必要性,重新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藉此降低藥物造成跌倒的風險。
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尤其是對心理或精神有顯著影響的藥物,其副作用(如:鎮定作用、姿勢性低血壓、平衡與行動損害)會增加患者跌倒風險。
苯二酚:鎮靜類藥物,會影響認知、步態與平衡,增加跌倒風險。
抗憂鬱劑:特別是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與三環抗鬱劑。
抗癲癇藥物與降血壓藥物:略為增加跌倒風險。
心血管用藥:如利尿劑、抗心律不整藥物,略為增加跌倒風險。
適當補充維他命D
維他命D攝取不足、骨質密度降低,與髖骨骨折風險增加有關。而維他命D的補充,除了增加骨質密度,還可能藉由改善肌肉強度、增加知覺動作能力表現,以預防跌倒。
配戴合適眼鏡、治療視力損傷
研究指出,許多眼鏡度數不足或未配戴眼鏡的長者,若能配戴正確處方的眼鏡,將能有效減少跌倒風險。此外,像是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會影響視力的疾病,也應及早介入治療,降低跌倒的風險。
預防跌倒的運動介入
建議長者們可進行「平衡運動」、「居家肌力運動」、「座椅運動」提高日常生活活動獨立自主功能,降低跌倒發生率並減輕因跌倒所引發的傷害,甚至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詳細運動方式,可參考國健署「長者防跌妙招手冊」的圖文及「高齡者健康操」影片進行自我訓練。
選擇能預防跌倒且合適的鞋子
根據台灣老年學論壇資料所示,常跌倒的老年人,常穿窄鞋跟、鞋底抗滑性較差、
鞋子本身固定或保護不好、鞋跟部較軟的鞋子、或是穿著不合腳尺寸錯誤的鞋子換句話說,選擇能預防跌倒且適合的鞋子至關重要。
舉例來說,鞋領高度增加,可有效提供踝關節穩定性;鞋子中底外展也可增加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有效提升鞋子的穩定性;此外,較薄且硬的鞋底亦可提供較多感覺回饋,使平衡表現較佳。
改善居家環境安全
地板:保持環境整潔、勿堆雜物;地毯或踏墊若有皺褶或捲起的邊緣,易造成跌倒,踏墊底下應加裝防滑墊;電線或延長線須收納整齊;避免家具邊緣有突出的銳角,必要時以厚布包裹或加裝軟墊等防護裝置;椅子需有扶手,高度以膝蓋垂直時雙腳能輕鬆踏至地板為宜。
燈光:以明亮為主,照明開關在黑暗中要能清楚辨識,最好在床上要起身時就能輕易按到。
樓梯:需有堅固扶手;不要堆放雜物;邊緣需能辨識清楚,最好能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加裝夜光防滑條;樓梯上方與底部要各有一個電燈開關。
廚房與浴廁:須隨時保持乾燥,並放置防滑墊、使用防滑貼片、防滑劑處理、裝設防滑地磚;肥皂、洗髮精和毛巾,不要放太高或太遠;浴缸、淋浴間或馬桶旁需加裝扶手;加裝馬桶增高器增加馬桶高度,使站起時能較省力。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羅芋宙
參考資料
※Falls(WHO)
※撞到頭 小心腦震盪或腦出血(全民健康基金會)
※老人跌倒後遺症大 不宜輕忽(啟新診所)
※頭撞到想檢查是否有腦震盪需掛什麼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預防跌倒(台大醫院北護分院)
※預防跌倒(桃園療養院)
※老人防跌手冊(衛福部國健署)
※長者防跌妙招手冊(衛福部國健署)
※高齡者健康操(衛福部國健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