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中小企業要換腦袋

怎麼轉 有訣竅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下圖,陳君瑋攝)17日在大數據論壇表示,大數據的關鍵就是「換腦袋」。他舉例,機械業如擅用大數據,將可從賣機器轉型為服務導向。(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翁毓嵐╱台北報導】 大數據浪潮趨勢無法擋,但中小企業因受限缺乏資通訊科技資源,致無法活用數據、缺少對新營運模式的規畫,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呼籲,中小企業主必須要「換腦袋」,如果忽視大數據趨勢,因而漏搭這班車,以後想做也來不及了,傳產企業老闆,如果每天只忙著柴米油鹽,恐將錯過產業轉型的機會。 傳產應轉型服務導向 張善政昨天出席全球大數據專家_麥爾荀伯格訪台論壇,針對政府近1年多來,力推Open Data(開放數據)、Big Data(大數據)和「工業4.0」、「生產力4.0」政策時指出,這些並非過去工業自動化的延伸,而是希望台灣的中小企業主,要換腦袋、換心態,把傳統製造業轉型推向服務導向,才能因應大數據浪潮的襲捲。 他說,傳統產業企業主,可能認為大數據和他沒關係、也不會特別去觀察大數據對產業趨勢的影響,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就漏搭了這班推動轉型列車。「企業主真的要靜下心來去看產業趨勢。」思考大數據和傳產能有什麼樣的整合空間,張善政甚至示警,企業主如果不做這些事,「等到有一天想做,就來不及了。」 台灣過去以製造業出口為主,但大多規模不大的這些中小企業,往往缺乏活用數據和應用新科技的能力,要結合「工業4.0」,將資通訊新觀念納入經營的門檻頗高;尤其,為了要有能力因應大數據變革所帶來的挑戰,須仰賴許多新科技解決方案,但全套的解決方案價格,往往超過中小企業能負擔的範圍。 活用數據才能有契機 張善政以實例證明應用大數據的好處。一家賣機器的傳統業者,經由機器搜集資料建立大數據,並透過異常資訊回報,預知機器故障的可能性,提前建議客戶更換零件,不但能降低機器故障比例,也能確保客戶生產線不會因故障被迫停擺,如此一來,賣機器的製造業,有機會轉型為賣服務,就能將製造業推向服務導向,創造傳產轉型的契機。 除了推動產業轉型外,在國內大數據的人才培養上,張善政認為,主要仍來自於學校方面;近1年來,所推動的50多個研究專案,由學術研究單位進行的第1批分析應用研究計畫,今年底就會有成績出來;另一部分,由政府各部會進行的跨部會資料大數據分析研究,明年年底也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