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與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竹科四十後 台灣科技業的世紀大選擇

昨(15日)天去新竹參加竹科四十年慶祝活動,感受一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獲頒傑出成就貢獻獎的畫面。會前大家很關心張忠謀與曹興誠將如何互動,多年來兩位王不見王的老將,許多媒體都想補捉這個歷史鏡頭。

結果,在主辦單位巧妙地遠遠隔開兩人座位,張忠謀、施振榮坐一邊,曹興誠、蔡明介坐另一邊,後上台的曹興誠主動驅前與張忠謀握手,合照完張忠謀又與曹興誠寒暄。媒體說,兩人上演了眾所期待的世紀大和解。

其實,只要見證過當年台積電、聯電是如何較勁的,就知道兩人的樑子結得可大了,怎麼可能就這樣和解呢?但是在這個溫馨的場合,過去那些事就先放在一邊,看到兩位白髮蒼蒼的退休老將輕鬆談笑的身影,尤其是在這個全世界動盪不安、台灣半導體產業發燙發熱的2020年,更顯得意義非凡。

回想過去跑半導體新聞真的很有趣,每天看他們出招鬥智,這邊找客戶合資設廠,那邊就搶著併購世大,然後再來一個世紀大合併,每天跑不完的新聞,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不像現在每個產業龍頭都遙遙領先,跑起來無趣多了。

產業激烈競爭其實是好事,因為每天早上醒來,就想到眼前有一個要超越的目標,有敵人的生活才有樂趣,生命才有意義。競爭不僅讓大家一路向前,還將彼此都推向世界舞台,這就是台灣半導體發展的真實過程。

也是在昨天,紐約時報登出一篇文章「Pound for Pound, Taiw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談到台灣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在美中科技戰的今天,台灣半導體產業已成為美、中兩強都不敢忽視的力量,其中也談到南韓與台灣的半導體業,都成為美國要拉攏並阻止中國擴張的夥伴。

南韓也是另一個國內激烈競爭及並攜手走向國際的案例。最近因為關心友達、群創,採訪幾位業界大老,聊到南韓許多產業都有內部激烈的纏鬥,例如三星QLED電視把LG的OLED電視打得很慘,另外三星與海力士的DRAM及NAND的競爭毫不留情,南韓在每個產業都有死對頭,誰也不讓誰,結果就把韓國的記憶體、電視、手機、電池、生技甚至文創、電影等推向世界舞台。

竹科四十年我大概參與其中四分之三左右,若要講一些自己的感想,其實我已沒那麼關心誰和誰有心結了,兩位老先生如今都已退休,過去的恩仇盡入笑談中,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互相祝福健康保重,這才是他們的真實人生。

而且,過去輝煌的竹科四十年,都已經在他們的手中完成了,那個黃金歲月終究要過去,接下來,更要緊的是如何走另一個精彩的四十年,這不是他們的責任,是更年輕的人要接棒了。

論壇中幾位大老都提及,台灣半導體為何可以做得好,從規畫到執行有很多細節。我想,此刻回顧竹科四十年的歷史,尤其正值台灣思考下一步的關鍵時刻,這是很重要的參考。

首先,從RCA授權到竹科成立,有幾個因素相當重要,其中最關鍵是政府排除萬難、拿出魄力推動。1976年,台灣向美國RCA授權整套半導體技術,1980年竹科成立,這在當時絕對是一項大膽的計畫,因為當時台灣人均所得才400美元,但要從國庫撥出一千萬美元(新台幣四億元)的經費,絕對是財政上一大負擔。

今天台灣的政治環境已經大不相同,有人說威權時代做決策較容易,但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挑戰,當年台灣只有紡織與塑化產業,電腦產業也才剛萌芽,上上下下沒有人懂半導體,要找到對的人委以重任,推動政策時更要面對許多質疑與挑戰。

因此,不論任何時代,政策推動需要決心與魄力,當時台灣又選擇一條較困難的路,從RCA最基礎的技術學起,題目選對了,地基打得穩,又在一條對的路努力跑了四十多年,這樣要不成功也很難。

不過,台灣要在半導體繼續領先,基礎科學將會更吃重,不管物理、化學、光學、材料等教育更加重要,台積電要繼續在三奈米、二奈米領先,甚至要先跨入下一世代技術,或布局可能威脅半導體的新產業,都需要進行更冒險的挑戰,人才更是發展的關鍵,台灣的教育及人力能否跟上腳步,很值得憂慮。

我覺得,台灣半導體已建立的國際競爭力,只要繼續努力維繫,未來不容易被超越,但是台灣電子業另一個半壁江山,以組裝代工為主的公司未來挑戰就不小,因為大陸對手來勢洶洶,美中科技戰逼使中國政府及業者把中國製造的主權拿回去,台商很難在中國土地上討到便宜,轉移生產線的壓力相當大。

例如最近緯創在印度就遇到暴亂事件,面對製造基地移往中國以外將面對的新挑戰,是台商代工業者的新課題,更重要的是代工產業要往何處走,這種考驗將不會停止。

此外,軟體吃掉全世界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硬體的重要性在下降,而且又吃力不討好,但軟體的成長潛力及市值規模都很嚇人,在臉書創下8000億美元市值後,許多新秀如抖音也不斷冒出來。成立才九年的Zoom,今年市值一度衝到1600億美元,是成立四十餘年的鴻海的四倍以上,而鴻海已是台灣代工業的佼佼者。在軟體壓倒硬體的大商機中,台灣應該選擇放棄嗎?我們有沒有軟體的政策呢?

選擇走困難的路,是可以走得更長遠的關鍵,台灣已把半導體這條困難的路走出來了,有了這個基礎,接下來的選題可以再難一點,目標也可以訂得更高一些。

如今,台灣可以說已經走到一個歷史上的最佳時刻,資金、人才陸續回流,企業實力遠比過去強大,政府資源也比過去多很多,此刻正是民氣可用,各界凝聚向心力的時候,台灣千萬不要浪費了這個轉型的好時機。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更多相關新聞
破除20多年心結傳言…張忠謀、曹興誠 同慶竹科40年
曹興誠大砲直言:要零碳排 就要核電
台積不敢言 曹一語道盡
打臉外資報告 劉德音:台積沒被砍單
拄拐杖出席竹科40頒獎 張忠謀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