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退休前送禮物!股價翻漲250% 這2人讓台積電續創高峰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2歲大壽,同時也是從台積電退休後的第5年,張忠謀在2018年終於卸下職位,並交棒給現在的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啟動雙首長制時代,但在2018年下半年發生過廠區的電腦中毒,甚至是隔年初光阻劑異常事件,當時甚至面臨智慧型手機景氣寒冬,以及大客戶華為遭到美國封殺事件,但仍領導台積電順利度過風波,甚至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股價至今大漲250%,不同於張忠謀時期專注在台灣的生產,更加放眼全球布局,讓台積電朝著跨國企業持續前進。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圖/取自台積電網站)

張忠謀曾在受訪時提及,雙首長制接班團隊的制度形成,是他給台積電的最後一個禮物。照張忠謀所述,董事長一職對口政府、社會,為公司最後決策者,總裁則是對企業、客戶,專注於研發、業務等,並對董事會報告。

綜合先前媒體報導,劉德音與魏哲家個性互補,15年來所培養的默契協助台積電持續成長,台積電資深副總蔣尚義、劉德音、魏哲家曾為共同營運長,當時還在6個月內輪調研發、生產及客戶3大重要單位,張忠謀相信交棒給兩人會讓台積電再創高峰。

然而,張忠謀退休後不到半年,台積電2018年8月間發生電腦中毒事件,並在2019 年 1 月 19 日發現台灣廠區部分晶圓因一批光阻材料異常事件,導致當季認列相關損失61 億元,為電腦中毒事件損失金額的2.35 倍。台積電當時接連生重大事件,導致半導體資深分析師陸行之一度以「螺絲鬆了」,要台積電更注意這些問題為何發生,當時甚至還面臨要斷供華為的問題,導致台積電營運前景堪憂。

但隨著營運腳步漸穩,台積電7奈米製程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更是拉開與三星的技術差距,加上當時英特爾陷入先進製程研發困境,讓台積電一下子挑戰張忠謀口中曾經提及的2隻「700磅的大猩猩」,在之後的先進製程技術持續領先。

台積電更在2019年宣布投資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先進晶圓廠,以及在日本設立3DIC材料研究中心,甚至是在熊本與SONY合資成立晶圓廠,台積電雖然在台灣的人才取得成本、交通便利以及產業聚落有龐大優勢,但是隨著美中對抗格局確立、地緣政治分散風險,加上跨足國際可以吸納到更多面向的人才,台積電海外設廠成為不得不的目標。

甚至有外資曾經認為,台積電急速擴廠必須擔負龐大的資本支出,擔憂台積電的獲利能力將下滑,台積電在進入5奈米製程後,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的投資回報率(ROI)出現結構性下滑,恐失去摩爾定律以來成本優勢,甚至稱放在台積電的錢會變成「死錢」(dead money),雖然台積電的確在競爭面臨更多挑戰,但根據最新的財報顯示,台積電毛利率仍維持在55%以上的高水準,甚至去年一度來到6字頭,雖然台積電今年將營運目標下修至些微衰退,但主要是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產業面臨嚴重的庫存壓力與消費疲弱,整體產業表現不好,根據最新的月度營收報告出爐,台積電今年第二季營收來到財測上緣、為超過4800億元新台幣。

台積電股價在張忠謀退休後,一度在2019年初因為光阻劑異常事件跌到當時收盤最低點208元,隨後因持續穩健發展、各種利多激勵下,股價在2021年初來到650元,之後一整年一度受到晶片荒、市場波動盤整,並在2022年再度寫下歷史新高688元,隨後跟著全球股市陷入熊市下墜,一度回檔到371元,但在美國股神巴菲特買進台積電ADR後強力反彈,加上台積電受惠於近期AI題材熱潮,股價一度回升至593元,截至10日收盤,台積電股價收在平盤565元,從張忠謀退休後,股價上漲約250%。

至於面對交棒出去的兩人執行全球布局行動,張忠謀過去受訪提及,他們做的事情是目前需要的事,中間沒有任何衝突,他說明全球化分工是應該要做的理想做法,雖然現在各國趨勢是要自給自足,但還是要及時提醒,否則會發展到相當可怕的狀況。此外,台積電現在在美國廠也遇到員工不服台積電要輪班、隨叫隨到的要求,全球投資的成本如何調整,以及在台灣綠電採購嚴重不足等問題,這也成為劉德音、魏哲家引領台積電走出市場週期衝擊、在真正迎接下個榮景以及AI熱潮下的挑戰。

延伸閱讀
與輝達爭奪AI晶片寶座靠台灣供應鏈 蘇媽旋風來台如何固樁?
AI族群輪漲 金融、生技股勁揚 台股漲50點連5紅重返17300點
台積電3奈米良率僅55%危機大? 分析師點出2數據問題狠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