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鴻海赴美與台積電部分投資都著眼成長,但不一定創新

撰文=呂俊儀 (攝影/呂俊儀)

郭董赴美投資,連張忠謀也潑冷水?答案當然不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8日應工商協進會之邀演講「成長與創新」,演講中除幽了行政院長林全一默,也舉鴻海為例,認為郭董拚美國製造有自己的理由,也是很好的投資,「會成長的,可是沒有創新的」,台積電也有很多類似的投資,可帶來成長,但不一定具備創新。

他強調,從過去裡歷史經驗,如台灣、美國經濟的成長,都是沒有太多創新,而是資本與勞動力投入所帶動,因此「成長不一定要創新」,但「創新的確是成長附加價值最好的辦法」,而「商業模式裡的創新往往是最值錢的創新」。

張忠謀:一定要「明目」追求成長

「成長與創新」相關的題目,儘管張忠謀在不少演講場合都談過,但每每都有獨到見解。這次他一開場就說,要談的不是泛泛的成長與創新,是附加價值的成長與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就是「怎麼賺錢的創新」。

以成長來說,是附加價值的成長,張忠謀解釋,附加價值的成長是經濟學的名詞,可以找到方程式佐證,簡單詮釋表達附加價值,如同一個公司、一個店、一個企業,這個公司是勞資一體,這附加價值就是營收,而支出則是供應商、水電、稅、建廠等等。

但薪籌是不是支出呢?由於不少在場企業代表點頭回應,張忠謀還開玩笑,「在台灣聽眾聽懂了沒我不知道,我演講超過三十年了,以前在國外也常常演講,國外常常聽懂我講的話,在台灣看不出來」,引起現場一陣大笑。張忠謀表示,薪酬當然不是支出,是要附加價值成長,而附加價值成長後,分配問題就簡單了,他認為,勞資共享大餅,這個大餅每年都在成長,就是附加價值的成長。

張忠謀更幽默提到,行政院長林全曾說不盲目追求成長,張忠謀笑說,他馬上反駁「盲目不可能成長」,還讓院長忿忿不平。「一定要明目才能成長,我們要明目追求成長」。

創新是成長的捷徑

而對於創新,張忠謀強調,成長跟創新有關係,但成長不一定要創新。以鴻海在美國投資,「他會成長的,可是沒有創新的」,回顧1970年代、1980年代的20年GDP每年9%左右,「那真是台灣經濟成長黃金時代」,談到這裡,張忠謀還中氣十足的「啊」了一聲反問現場,當時有很多創新嗎?

他否認因很多創新帶動台灣經濟成長,而是當時有投資、有人力(勞動力)加入,就連美國在二戰後到1970年成長非常快也是如此,因為只要硬把人力、錢加進去就可以成長,如美國戰後嬰兒潮與女性投入職場等。

但「創新絕對是成長最好的一條路」,張忠謀直言,創新的確是成長的捷徑,但不是這麼容易,甚至是可遇不可求,如果忽然要提倡創新、要補貼創新,得到的就不會是創新,反而可能是沒有經濟效益的「創意」。他進一步舉例,自己每次應酬場合,在餐桌上至少會聽到5個創意,一年當中,50個宴會,250個創意,沒有一個好的,沒有一個有用的,「創新要有經濟效益,大的創新更要有經濟效益」。如台積電共有 2 萬名工程師,每日都思考如何發展出好產品與好技術。

台積電賺錢的商業模式,「拿了錢笑到銀行去」

張忠謀也解釋商業模式是1990年代因網路發展在美國所出現的新名詞,而這個新名詞就是怎麼賺錢,如90年代商業模式這個名詞廣泛被應用前就已經發生的星巴克為例,因提高喝咖啡的品味,將平民美食商業化,塑造咖啡有好有壞的觀念,當時2到5毛錢的咖啡,星巴克把它變成2塊錢,就是附加價值提升。

又以台積電來說,張忠謀不諱言,當時服務的是 TI、英特爾、摩托羅拉這些晶圓公司,一開始客戶跟當時的半導體公司完全不一樣,「現在覺得很神,但當時我並不覺得很神」,而是客戶有自己的晶圓廠,張忠謀形容,當時台積電是「吃剩的」,後來「運氣好」,很多人設計IC但不想製造IC,找台積電幫忙量產,「那就起來了」。

他也風趣自嘲,台灣都講台積電是代工,「我也不以為忤」,事實上台積電賺得錢比誰都要大,比誰都要多,是很道地的賺錢模式,「拿了錢一直笑到銀行去」。

除了過去的歷史案例,張忠謀也舉自己近期發現的新商業模式,瓦城與鼎泰豐,他坦言自己原本認為中式餐飲是較無法大量擴充店家的餐廳,不過這兩家公司把科學與數字管理帶進生產模式,產品上桌前都經過標準化流程,也是商業模式的秘訣。

延伸閱讀


■  土城到總統府距離比白宮還遠 群創在台呼應鴻海全球布局

■  不變的人性與政治的本質

★更多追蹤報導

鴻海揮軍入威州 定義當地企業新未來
鴻海投資美國享多少優惠 一次看懂
富士康進軍美國威斯康辛州 會不會是3000億元的「雷聲大、雨點小」?
從「工人無祖國」到「商人無祖國」 從無產階級到商業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