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人光環蒙陰影!莫迪政黨失去絕對多數席次 《經濟學人》:印度民主的勝利!

印度國會下議院大選結果4日出爐,印度總理莫迪所屬政黨「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原本預計將獲得壓倒性勝利,結果卻是失去絕對多數席次。雖然莫迪順利贏得第3個任期,但他不得不組成聯合政府執政。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雖然這個結果讓人意外,但這最終將讓印度變得更好。

莫迪(Narendra Modi)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的大選目標是在下議院543個席次裡獲得最多370 個席次,這高於2014年或2019年的結果。然而,今年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僅獲得240席,該黨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等北部票倉輸給其他區域政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這反映出種姓政治的復興及人們對缺乏就業機會的擔憂。現在莫迪依靠執政聯盟繼續掌權,但這些夥伴的忠誠度無法有所保證。

莫迪的改革之路

莫迪出身貧困,接受印度教優先的意識形態教育,並堅信自己注定要恢復印度的偉大。莫迪認為,數個世紀以來,印度在伊斯蘭王朝與英國帝國主義統治下一直受到壓制,獨立後又受到社會主義、多元與聯邦制固有的混亂影響。

過去10年來,莫迪一直集中權力,這意味著在強調他的個人品牌、印度教沙文主義、日益繁榮的願望等平台上贏得選舉。他在任期間,利用行政權力推行促進經濟成長及加強印度人民黨對權力控制的政策。

<cite>2024年4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正在聆聽印度人民黨(BJP)主席JP-納達(JP Nadda)發言。(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正在聆聽印度人民黨(BJP)主席JP-納達(JP Nadda)發言。(美聯社)

《經濟學人》指出,今年的選舉原本應標誌著莫迪統治的下一個階段,包括印度人民黨擁有更多的多數席次,並且在印度較富裕的南部地區有了新的存在,印度人民黨渴望在印度中央及各邦建立統一的權威。這可能會讓農業等領域的重大改革變得更容易。然而,這種權力也帶來了獨裁的威脅,印度人民黨的許多人希望建立以印度教及印地語為基礎的單一民族認同,並改變印度的自由主義憲法,還認為印度的憲法是西方的無能憲法。

今年的大選結果不僅讓人意外,也否定莫迪在印度行使權力方式的政策。《經濟學人》指出,這表明民主能制止脫離現實的政治精英,限制權力集中,並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降低印度走向獨裁的風險,鞏固作為民主支柱的地位,如果莫迪願意適應,他可以開闢新的改革道路,維持印度的快速發展。

<cite>2024年5月28日,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的遊行中,印度總理莫迪(中)在車上向支持者揮手致意。(美聯社)</cite>
2024年5月28日,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的遊行中,印度總理莫迪(中)在車上向支持者揮手致意。(美聯社)

無論好壞,莫迪改變了印度,快速的經濟成長預計將讓印度在2027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現在,印度擁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提供窮人的新數位福利系統、日益增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然而,印度的好工作太稀缺,穆斯林遭受歧視,在險惡的非自由主義下,印度人民黨控制了官方機構,並迫害媒體及反對陣營。

莫迪及印度的未來

莫迪一直擁有無可爭議的重大決策權力,而如果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如預期組成下一屆政府,莫迪將不得不主持包括其他政黨的內閣,並面臨議會的審查。此外,繼任議題也將引發爭論,尤其是在印度人民黨內部。即使莫迪完成完整的任期,現在他爭取第4個任期的可能性也較小。

他可以像過去一樣猛烈抨擊穆斯林,這會疏遠許多印度人,但可能修復他在票倉及印度人民黨的權威。聯合政府讓強制實施經濟變革變得更困難,而小黨可能擾亂決策,還可能要求分享好處。印度的經濟成長不太可能低於6%至7%,但福利支出的增加可能導致重要投資的削減,這解釋了印度股市最初下跌6%的原因。

《經濟學人》指出,這些危險真實存在,但選舉的承諾掩蓋了這些危險。目前,印度的在野陣營派死灰復燃,印度成為獨裁國家的可能性變小,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也缺乏修憲所需的3分之2席次。失望的投資者應該記住,民主倒退帶來的危險不僅是印度人的自由,如果強人統治變成任意行使權力,最終將摧毀投資者仰賴的財產權。

《經濟學人》指出,更開放的印度政治也有望促進2030年代後的經濟成長。這次選舉結果表明,印度人的團結是為了發展的願望,而不是為了印度教身分。解決印度的重大問題需要讓都市化及工業化加速,這又取決於針對農業、教育、內部移民、能源政策的徹底改革。

<cite>2024年6月3日,印度孟買,印度議會選舉計票前,安全人員坐在計票中心等待分配。(美聯社)</cite>
2024年6月3日,印度孟買,印度議會選舉計票前,安全人員坐在計票中心等待分配。(美聯社)

由於印度憲法將這些領域的大部分責任劃分給中央政府及各邦,過去10年的集權可能會帶來成效降低。因此,《經濟學人》認為,印度的下一步改革需要達成共識,這有先例,莫迪的兩項主要成就(稅收改革及數位福利)是前幾屆政府時期開始的跨黨派想法。

因此,印度面臨的問題是莫迪能否從走向極端的強人轉變為統一共識的建構者。透過這樣做,他將確保印度政府的穩定,並將開創印度新政治,能進行必要的改革,確保印度在莫迪統治結束後能繼續轉型。《經濟學人》認為,對於莫迪與印度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