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崑大環工系教授 翁義聰發現翁氏雄尾水蟎 研究添新頁

崑大環工系教授翁義聰長年關注生態保育及鑽研台灣濕地動物行為。(記者汪惠松攝)
崑大環工系教授翁義聰長年關注生態保育及鑽研台灣濕地動物行為。(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翁義聰長年關注生態保育及鑽研台灣濕地動物行為,他與畢業於成大的翁子洋繼二00六年共同發表蛛形綱新種台南秘蛛後,去年再度合作,並於國際期刊《Natural Resource》上發表名為翁氏雄尾水蟎的新種,為研究成果再添輝煌紀錄。

翁義聰長年進行相關生態保育研究,為我國當前主要研究濕地及生態學的專家之一,此次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翁氏雄尾水蟎(Arrenurus wengi),生活於淡水沼澤,喜寄生於水生昆蟲上,例如寄生於蜻蜓的水蠆、蚊子的孑孓上,因此有些蚊蟲過剩的沼澤區會使用水蟎來抑制蚊蟲孳生。

翁義聰表示,翁氏雄尾水蟎個體非常微小,雄性體長約六四0微米,雌性體長約九九0微米,雌雄體長都不到一毫米,所以研究時藉由高倍率的電子顯微鏡才能拍攝到清晰的影像,與國外的水蟎研究比對出差異。其特徵是雄性尾部的馬尾上翹,並形成火山口的特殊形狀,因而被認為是新種。

而雄尾水蟎標本於二00四年至台南市官田水雉園區採集,由於標本個體微小加上當時技術尚未純熟,直到最近才透過先進電子設備重新處理並發表於學術專刊上。

崑大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翁義聰於二0一九年八月至崑大退休後仍持續兼課傳授專業,並進行相關學術研究,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亦於二0二一年在嘉義鰲鼓濕地發現三種新種蠅虎蜘蛛,並以「台灣」及「嘉義」命名,分別為台灣侏斑蛛(Euophrys taiwanus)、台灣小菱頭蛛(Microbianor formosana)及嘉義獵蛛(Evarcha chiayiensis)等,用以紀念發現的地點與彰顯台灣生物多樣性。

翁義聰以實際行動落實對台灣土地的關懷,為本土生態保育與永續環境克盡心力,其於生態研究上的卓越貢獻,讓全系師生與有榮焉。發表翁氏雄尾水蟎物種國際期刊《Natural Resource》: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21519。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