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揭露白宮內幕:一顆氣球怎麼毀了布林肯的訪中之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本週末要展開各界期待的訪中行程,化解美中緊張關係,未料因為一顆「間諜氣球」作罷。路透社引述一名白宮官員說法,稱中國氣球並非第一次出現在美國領土,那為何之前沒有公開,這次卻在布林肯訪中之前公布?是紙包不住火了嗎?

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務卿布林肯(左)與國防部長奧斯汀(右),圖為1月5日白宮內閣會議。路透社

這次氣球事件的曝光可以追溯至週三,美國蒙大拿州比靈斯(Billings)民眾道克(Chase Doak)下班後往天空一望,發現一個神祕的白色物體,顯然不是月亮,也不是星星。他開始拍攝這個有如科幻小說情節的物體,並在推特分享影片,馬上被瘋傳。在接下來48小時,神秘物體出現的消息傳遍了比靈斯當地,大家都知道這其實是中國的間諜氣球。

道克表示,「這不是說謊」,「一開始,我認為這是幽浮,然後以為這是綠野仙蹤Cosplay場景中的馬斯克(美國電動車特斯拉老闆),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間諜氣球!」

 

這個飛越太平洋的氣球現在已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布林肯被迫取消計畫已久的訪中行程後,氣球繼續在距離地面10英里的高空盤旋,就如美中關係一樣複雜棘手,前途未明。

幾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向彭博新聞透露,這顆氣球到底怎麼毀了布林肯的外交之旅。

其實美國當局早在1月28日就知道這顆氣球進入美國領空,之後氣球一度離開,在週二時再度從愛達荷州北部進入美國領土。但有鑑於布林肯即將訪中,關鍵就是讓這件事保持低調。當蒙大拿州的民眾看到這顆氣球時,美國總統拜登早已知道這件事,白宮很掙扎,是否要將它擊落。

由於這顆氣球靠近蒙大拿州馬姆斯卓空軍基地(Malmstrom Air Force Base)附近,當地是美國核彈發射井所在地之一,還儲備了許多美國的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讓情況更為棘手。

白宮很清楚,2024年總統大選選情激烈,共和黨虎視眈眈,鼓動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耐度,這件事必須特別謹慎處理。

所以當氣球繼續在蒙大拿州上空盤旋時,拜登跟國安會議幕僚開會,針對氣球進行更詳細的討論。拜登主張要擊落氣球,但是最資深的軍事顧問都持反對意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美國最高軍事將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A. Milley)都堅持擊落氣球會對平民造成危險。

拜登最後決定讓氣球繼續飛,同時向中國駐華府大使館詢問此事,但是沒有獲得滿意的答覆。美國官員表示,被中國的回應感到困惑,中國本身對這奇怪的事件似乎也措手不及。白宮當時選擇不要公布此事,但後來發展逼得拜登不得不做出選擇。

美國時間週四下午,蒙大拿州當地報紙《比靈斯日報》(Billings Gazette)報導此事,還附上照片,紙已包不住火,全國性媒體遲早也會跟進,拜登政府不得不回應。

根據彭博新聞,白宮內部此時開始加緊討論的腳步。

在美國東部當地時間下午5時15分,政府公佈發現疑似中國間諜氣球的消息,馬上就得跟國會山莊的議員交代。拜登政府已經預定下周向聯邦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主席及資深議員報告此事。

國防部官員為了讓這件事情不要鬧大,強調這不是第一次,過去幾年都曾看過氣球出現在美國領空,包括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

五角大廈的說法馬上惹怒了一幫共和黨議員,川普立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要求「射下那顆氣球」。而其他共和黨籍前官員,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 在內,都指責拜登政府決定不射下氣球是軟弱的表現。

中國一開始還要美國克制,不要炒作這件事,但在美國東部時間週五早上坦承這是「民用」飛艇「誤入」美國領空,是用於氣象和科研,對此感到「遺憾」。

不過專家對此說法都不買單,認為中國官方的解釋是藉口。曾任小布希政府時代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前中央情報局中國分析師韋德寧(Dennis Wilder)表示,「我不知道有誰會弄一個體積有如三輛校車大的氣象氣球」。

美國官員花了好幾小時討論是否要取消布林肯計畫已久的訪華行程,最後決定延後。美國強調是延後,不是取消,顯然不願意讓緊張升級。

白宮內部認為,布林肯的訪中行程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太大成果,所以不值得為此付出過高的政治代價。拜登的團隊擔心,這件事情會讓共和黨大作文章,批評拜登政府對中國很軟弱,尤其是如果布林肯人在北京時,氣球墜毀造成人傷亡的話。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瑞安(Ryan Hass)表示,「當布林肯的專機抵達北京時,有間諜衛星飛越美國上空的分割畫面,這是站不住腳的」。

白宮頭大之際,氣球還在繼續地飛,朝華府前進。中情局前官員韋德寧表示,「氣球不會離開的」,問題在於「中國沒有辦法取回,在氣球降落之前,還會在美國本土上空飛一段時間」,而美國民眾會繼續拍影片,拜登政府也必須找到理由,捍衛不擊落氣球的決定。

更多太報報導

更多相關新聞
中國間諜氣球遭美擊落 軍方回收殘骸待分析
加拿大也爆氣球事件 台灣2年前曾拍到
氣球事件雙方各執一詞 引爆美中緊張
中國間諜氣球影響美中關係 矢板明夫:凸顯習政權外交陷入混亂
蘇紫雲:拍照太落伍 可能搜集訊號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