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明主持環境部成立1周年部慶邀4前署長參與論壇

環境部長彭啟明(中)與前環保署長蔡鴻德(左起)、張子敬、簡又新、沈世宏參加環境部成立一週年部慶,並合切蛋糕慶祝。(記者王先國攝)
環境部長彭啟明(中)與前環保署長蔡鴻德(左起)、張子敬、簡又新、沈世宏參加環境部成立一週年部慶,並合切蛋糕慶祝。(記者王先國攝)

▲環境部長彭啟明(中)與前環保署長蔡鴻德(左起)、張子敬、簡又新、沈世宏參加環境部成立一週年部慶,並合切蛋糕慶祝。(記者王先國攝)

環境部自一一二年八月廿二日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改制成立,至今(廿二)日屆滿一周年,環境部長彭啟明於今日主持環境部成立一周年慶祝會,包括所屬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環境管理署、化學物質管理署及國家環境研究院等五個附屬機關首長,與部本部五個司、六個處的主管與同仁,在這個溫馨的日子一同慶祝及呈現環境部一年來的施政成果,並邀請前環保署長簡又新、沈世宏、張子敬、蔡鴻德,及產學研等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彭部長並主持「未來展望論壇」,邀請簡又新等四位前署長參與論壇。

前署長簡又新於論壇發言表示,環境部長是國家的「永續長」,推動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是在經濟及能夠回收,所有的環保議題,最重要的是從認知開始,才會有行為的改變,你才會有行動出來;前署長沈世宏談及施政經驗,他表示要和民間環保團體互動良好,關鍵在:第一、資訊公開。第二、決策參與,呈現事實。和民間團體、民眾一起來發現事實,「基本上就不會怪到我們」、「國光石化案最後沒過,我也沒有下台」;前署長張子敬說,環境部成立,對於業務單位人力的爭取是最重要的,所有的業務還是要有人來做及推動;前署長蔡鴻德表示,環境部成立關於跨部會的合作也是最重要的,例如與交通部、經濟部的合作,共同推動跨部會相關業務。另外透過AI人工智慧,從AI中做整合、做決策,新的科技出來要善加應用,透過AI技術,我們可以做的更多,解決很多事情。對人體有害的要先減量,才能保護健康。例如臭氧現在也是環境部的主要業務,臭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害。

彭部長表示,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改制成立環境部,是國家發展非常重要的過程。環境部推動數位轉型,利用科技和人工智慧技術,從提升大氣監測到廢棄物管理的效率,並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將防災監控、架構環評監測數據整合共享平台、稽查執法等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讓環境治理能更加精準、有效。

彭部長除了回顧一年來的業務成果,強調環境部過往是監管者的角色,未來則將以整合者、推動者推動全台力量,有感於臺灣面臨持續浮現的全球及本土環境挑戰,藉著今日機會,透過論壇方式向四位前環保署長請益,做到集思廣益,以制定未來政策,議題包括啟動環保新文化運動浪潮、環評利害關係人意見的綜整之道、空氣污染改善瓶頸突圍,及回應各界對環境部的期待等。

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