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國美館展出賽德克族力與美傳統織布技藝文化

國立彰化美學館,展出「賽德克族」力與美傳統織布技藝文化之美。(圖:李河錫攝)
國立彰化美學館,展出「賽德克族」力與美傳統織布技藝文化之美。(圖:李河錫攝)

國立彰化美學館為展現多元生活美學,邀請「人間國寶」原住民工藝師張鳳英(Seta Bakan),前來舉辦「三代織女~『賽德克族』傳統織布作品展」;現場展現從栽種苧麻、洗麻曬麻、礦植物染色到整經織布等繁複工序,難得一見、值得欣賞!

張鳳英(Seta Bakan) 老師是來自南投仁愛鄉賽德克族中原部落,從小就跟著外婆及媽媽接觸傳統織布工藝;在2021年榮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保存者,也就是「人間國寶」;這次以「三代織女」為展覽主題,主要是象徵「第一代」的外婆張玉英(Seta lban),是中原部落耆老,是族人爭相請益的織布高手;第二代媽媽張貴珠(Bakan Nawi),則是扎根推廣傳統織布技藝;而身為第三代的張鳳英(Seta Bakan),傳承的不僅是外婆及媽媽名字組合,還有織布的精湛技藝;展出現場,特別將在部落栽種的苧麻、剝麻取纖、洗麻曬麻、捻線紡紗、煮麻漂白、礦植物染色、捲線成球,再歷經整經織布,從天然的植物、轉變成線材和穿著的原民服飾,每道繁複工序都一一呈現!

保存原民傳統工藝之美!國立彰化美學館,展出「賽德克族」傳統織布技藝。(圖:李河錫攝)
保存原民傳統工藝之美!國立彰化美學館,展出「賽德克族」傳統織布技藝。(圖:李河錫攝)

張鳳英老師強調,賽德克族傳統織品,主要是以黑、白、紅三大顏色所組成,染劑則是來自最天然的山黃麻灰、九芎葉、薯榔塊根;在現場則展出平織、浮織、斜紋織、菱形織、緯挑、經挑,等原住民特有的傳統織藝技法,每段布疋上圖文,更呈現不同象徵意涵,透過傳承先人智慧,以傳統織布來呈現「賽德克族」文化的結晶。(李河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