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消防局強化防溺作為 夏日戲水勿前往危險水域

【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時序已進入夏季,戲水人潮漸增,彰化縣消防局統計近3年水域救援案件,110年至112年每年各發生12件,其中以失足不慎溺水佔多數,另彰化縣沿海地區多有沙洲灘地等地形的水域,民眾喜好前往挖文蛤或岸邊踏浪,因不諳潮汐而造成沙洲受困亦不在少數,彰化縣消防局呼籲民眾,戲水場所要慎選,切勿到無人管理或設有禁止戲水告示牌的水域,以免發生危險。

為因應即將到來的水域遊憩旺季及汛期,彰化縣消防局由各大(分)隊整備各式水上救生裝備器材,全面檢視轄內940處救生圈架及防溺告示牌,補齊救生圈及浮水繩。消防局針對轄內易發生溺水事故的地點執行防溺巡邏,在重點水域(如伸港什股海域、鹿港彰濱工業區海域、芳苑海空步道等)於7、8月重點時段設立警戒站,並在例假日進行機動巡邏。

此外,消防局預先瞭解轄內各級學校暑假前休業式及返校日,並在當日放學時段加強機動巡邏,以防止學生在返校日下課時結伴前往危險水域遊玩。為提升救援能力,消防局辦理各項水域救援訓練,並結合海巡、水協等民間救難團體之友軍單位,舉辦水域聯合救生演練。通過加強橫向聯繫及整合救災資源,培養共同救援默契,從而提升各項水域安全勤務的執行效率。

彰化縣消防局指出,縣內較易發生溺水事故或受困地點包括貓羅溪、烏溪、濁水溪、八堡圳、伸港什股海域、鹿港彰濱海域,以及線西肉粽角海域。消防局呼籲民眾減少前往這些危險水域,戲水時務必選擇有救生員駐守且具備救生設備的合法地點。此外,彰化縣在易發生溺水事故的水域設有救生圈架,民眾如發現有人溺水,可善用救生圈等可取得的浮具,並以岸上救援為原則,以確保溺者與救援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