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縣百年建築鹿港十宜樓 重修舊好再現風華

縣長王惠美表示促使文化資產得以重現風華,並期待能成為彰化縣文化資產修復亮點。(記者方一成攝)
縣長王惠美表示促使文化資產得以重現風華,並期待能成為彰化縣文化資產修復亮點。(記者方一成攝)

▲縣長王惠美表示促使文化資產得以重現風華,並期待能成為彰化縣文化資產修復亮點。(記者方一成攝)

彰化縣政府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修復,繼鹿港和興青創基地、鹿港文開書院及福興穀倉修復完成後,彰化縣文化局於昨(九)日下午辦理「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修復工程竣工典禮」。縣長王惠美出席竣工典禮時表示,百年傳統閩式建築「鹿港十宜樓」以修舊如舊精神,促使文化資產得以重現風華,並期待能成為彰化縣文化資產修復亮點。

王惠美縣長表示,本次修復係針對建築本體、天井景觀、整體木作、牆體修復、結構補強、蟲蟻防治及機電消防設備等工程,工程於一○九年開工,一一一年五月修復完成,並辦理竣工典禮。

王惠美縣長表示,「一個都市的進步,在於文化歷史的深度」,彰化縣即將迎接建縣三○○年,縣府積極將鹿港打造為新舊共榮的文化城鎮,除了推動文化資產修復外,縣府積極規劃修繕各歷史建築,文武廟、福興穀倉、和興青創基地等歷史建築景點,以點線面方式予以串聯,使鹿港開放式博物館更有看頭、更熱鬧,期望透過各項整修,讓更多人來訪鹿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鹿港十宜樓清朝時是文人雅士聚集之處,感謝陳秀?委員對於文化部預算的支持,使得文化部有經費可以補助彰化縣政府,更感謝文化資產修復的傳統匠師,有大、小木作楊明和匠師、泥作瓦作黃盈盛匠師、油漆彩繪鄒明宗匠師,將建築物靈魂呈現。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每間老建築都有故事,感謝王惠美縣長帶領縣府團隊積極建設鹿港,也感謝文化資產局的經費補助,修復各項歷史建築,藉由十宜樓、和興青創基地、丁家大宅、民俗文物館等點線面結合,使鹿港有更多景點,呈現鹿港早期風華。

屋主代表陳澤昭醫師表示,鹿港十宜樓歷經九二一大歷經摧殘後,直到二○一八年才進入規劃設計階段,二○二○發包施工,二○二二年竣工典禮。王縣長從當鹿港鎮長、立委到縣長的長久經歷,對於鹿港十宜樓整建工程關心多次,感謝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寶貴意見,也感謝鹿港鎮長許志宏及各級民代與地方仕紳關心進度,並感謝鹿港出生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從旁幫助,以及在地文史工作者給予很多寶貴意見,更感謝家族同意將十宜樓提供給公眾作為景點之用。

彰化縣文化局表示,有一五○年以上歷史的「鹿港十宜樓」又稱「跑馬樓」,位於鹿港金盛巷內,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其建物至今仍保有清朝風貌,為「兩間四進一天井」的長條型街屋,室內格局相當完備,施作精美,前有樓井構造,後有天橋,頗有詩意,十宜樓是指「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是昔日騷人墨客吟詩誦對的聚會空間。

文化資產是見證先民的科學與藝術結晶,文化資產的保存技術是古蹟修復重要的環節,十宜樓的修復工程特別延聘大、小木作楊明和匠師、泥作、瓦作黃盈盛匠師、油漆彩繪鄒明宗匠師,透過傳統匠師的職人精神,賦予老建築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