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早期有不少經典電影,但隨著時間流逝,膠捲影帶保存不易,讓電影的畫面都受到影響。國家影視聽中心,持續進行修復計畫,至今已經完成近百部片子。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1986年的電影孽子,透過影像修復繼續,能夠再現觀眾眼前。

1986年上映的電影孽子,是台灣電影史上,經典代表作。38年過去,塵封的歷史影帶,再現身,但畫面色調時暖時冷,循環性變色。經過修復師巧手,畫面變得穩定、發色也變得更加明亮!

還有這部,1979年發行的知名電影,小城故事,原始母帶,因為發霉髒污,畫面閃動、破損,經過修復,讓年輕一輩的觀眾都有機會,透過經典電影,一窺古早台灣社會。


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王加露捐贈爸爸遺留珍貴影像及資料,獲頒感謝獎牌(圖/民視新聞)


已故武打明星王羽女兒王加露:「修復我爸的一部叫黑白道,那部片我根本就沒有看過,然後我看完以後非常非常感動,因為那個是完全,他自己編導的電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致力修復台灣古早影視作品。除了孽子、小城故事,影視聽中心近年來,已經完成修復了名導白景瑞的"寂寞的17歲"、1969年"今天不回家",台語片"再會17歲"等共98部作品。每一禎畫面,都不簡單,光是一部狀況好的片子,可能都需要至少兩個月時間,來修復。


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影視聽中心努力修復過去的古老膠捲(圖/民視新聞)


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組組長趙百祥:「(即便)影片的狀況是好的,那我們修復的期望是,一個人大概可以完成的,長度一個月大概是10分鐘,像小城故事,它難度這麼高的話,像這一部片,我們就花了差不多半年以上時間,那包含影像到聲音的修復,加上調光,然後還有後面檔案的製作。」

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今年度其實最大的成果,就像說我剛剛講的,38年前的孽子,解嚴前的一年,那時候的整個社會的氛圍,那個蓄勢待發的氛圍,我想虞戡平導演都把它記錄下來。」

影像紀錄下台灣社會每個時期的背景跟脈絡,透過修復,讓老片再生,也讓台灣電影史的拼圖,更加清晰。

原文出處:影像紀錄台灣背景與脈絡 「電影修復」學問大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農田旁半夜發出爆鳴聲! 警破獲改造槍神似電影"爆能槍"
遭譏靠爸!齊柏林兒揭「遺產真相」:3輩子還不完
台北信義商圈推電影趴! 影迷Cosplay超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