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聽中心推出「她的新電影」 開幕片選映修復版《殺夫》

張艾嘉(左)以《最愛》入圍第2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女主角。(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張艾嘉(左)以《最愛》入圍第2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女主角。(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稱影視聽中心)繼2022年「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專題延續,在今年6月舉辦「她的新電影」專題,放映珍貴少見的女性影人作品,讓過去幕前幕後的她們成為今日的主角。

說起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時期,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吳念真等電影人赫赫有名,女性是隱性卻關鍵的存在。八〇年代,隨著台灣社會的女性自覺與女權運動興起,內容已開始出現對女性形象的多元呈現,但當時的電影產業仍傳統刻板地由男性主導,女性難以獲得與成就相應的認可與機會,在大量的新電影論述中少見她們的貢獻與足跡。少數女電影工作者如張艾嘉、王小棣、黃玉珊雖時常與「新電影」有所連結,但三人的長片創作並非在新電影的脈絡下完成。

「新電影外的她」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新電影外的她」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此次「她的新電影」專題分為兩大單元:「新電影裡的她」和「新電影外的她」,包含29部精彩、且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前者探索新電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比方在多部新電影作品擔任副導,且與侯孝賢、陳坤厚、張華坤共組萬年青電影公司的許淑真;後者則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論述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這些紀錄片、實驗電影從未進入新電影論述的視野,但它們真切地描繪女性影人們相似的生命經驗,更體現出這股源源不絕的女性創作能量。

「她的新電影」專題開幕片特別選映由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曾壯祥導演的《殺夫》,進行亞洲首映。本片改編李昂1983年獲獎同名小說作品,故事深刻描繪當代社會對女性的凝視與期待,適切地呼應專題概念,具有其不可取代的象徵意義。《殺夫》數位修復版同時剛結束在義大利遠東影展的世界首映,入選回顧單元 (Retrospective),受到世界影人的熱烈肯定。

許淑真在多部新電影作品擔任副導,且與侯孝賢、陳坤厚、張華坤共組萬年青電影公司。(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許淑真在多部新電影作品擔任副導,且與侯孝賢、陳坤厚、張華坤共組萬年青電影公司。(圖/影視聽中心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娛樂記者 許瑞麟/台北報導

歡迎加入【Yahoo名人娛樂】LINE好友!
⭐ 最新娛樂資訊、娛樂大小事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