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千禧曼波》 台北曾是這樣的

舒淇走在基隆天橋,時而回頭的鏡頭成了經典,侯孝賢導演把她的魅力在片中極度放大。(翻攝自IMDb.com)
舒淇走在基隆天橋,時而回頭的鏡頭成了經典,侯孝賢導演把她的魅力在片中極度放大。(翻攝自IMDb.com)

是侯孝賢的電影,也是台北城的電影。情節講述Vicky(舒淇飾)和男友小豪(段鈞豪飾)在台北舊公寓同居,小豪逃避兵役也不工作,Vicky得在制服店上班才能維持兩人生計和付房租,一不如意小豪就暴怒。兩人鬧僵時,酒吧裡認識的捷哥(高捷飾)給了Vicky心理甚至現實上的保護,但日子並不因此就順風順水,起伏悲歡仍在台北城裡無盡的夜等著Vicky。

2001年的《千禧曼波》於23年後重映,其意義不只是修復後再次現身大銀幕,亦不只是導演侯孝賢健康欠佳恐暫離創作崗位的回顧,以世紀交接之際的台北為背景的《千禧曼波》,給出了我們已然遺忘的世代與城市遽變瞬間,卡在其中的人們的面貌與心思。

如今的台北,或許已然是全球化都會裡尋常的面貌,以致人們或許遺忘了,這個「理所當然」其實很年輕。千禧年到來之際,對全世界是一個新世紀的標記,可對小島上的我們來說,這亦是,台灣最大城台北,從解嚴後一路跌跌撞撞但也轟轟烈烈地剛找到、獲得「自己」模樣的關鍵時刻。

之於侯孝賢的創作系譜,《千禧曼波》中的台北已然不是《戀戀風塵》中的那個台北,但也全然不是2024的我們眼中的台北。電影開展由10年後的Vicky以回望的角度去述說該時刻的顛躓、瘋狂與迷惘,可此時的我們甚至站在更遠的位置。

《千禧曼波》不只用影像封存了世紀初這城市的日與夜、那些傳說中的場所、人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這是由來對時間與環境如此敏銳的創作者,在這個轉折的時間點,對他熟悉卻也陌生的時空所投去的凝視,以及嘗試做出的爬梳和抒情。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影評】《春畫先生》 跟老師上床
【影評】《怒火狂猴》 黑暗又動感
【影評】《再見哥雅:卡葉爾與布紐爾的最後巡禮》 電影與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