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末世般的恐怖虛構戲碼,「新美國夢」何去何從?

文:員力覺醒

漸漸破碎的美國夢,美國夢心方向

1776年美國7月4日宣佈了建國宣言,為擺脫大英帝國的掌控,當時13州史無前例的簽訂了協同,進而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與其稱美國當初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説以一個聯邦來稱之,而他們也就處在這樣美麗的距離之下,和平共處了少說有200餘年的時光。

時日至今,雖然現實中州與州之間並沒有真正的發生決裂,但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中卻提出了一個末世般的恐怖虛構戲碼——美國各州分為兩大勢力互別苗頭。

在資本主義瀰漫的美國,崇尚自由與那種肯努力就會成功的美國理想,早已漸漸遭質疑。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中,更是體現了美國夢幻滅後的人性釋放,導演在片裡似乎並非一味地在抨擊美國夢,而是提出了一種與時俱進的新美國夢價值。

如果以情節的走向來觀察,《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完全就是一部典型的公路電影,然而卻因混雜了反烏托邦、虛構末世,讓本身帶有些親近又溫馨的公路片類型變了調。

本來對電影的期望是聚焦在美國各州對立,進而反目成仇的過程,電影卻走幾乎大相徑庭的路線,文本本身更像是以結果論的方式,呈現人們在國家逐漸崩塌之時成為的模樣,這點表現的確很細膩,從驚悚場面的塑造到角色虛無主義中的無所謂、草芥人命的態度,著實很駭人,彷彿人性與規則都失去了道德的那條界線。

內戰分裂的動機、理由在作品中變得不那麼重要,以總統向反叛份子的宣言,作為整部電影的開場,甚至用有些破碎化的形式表現,總統的這番言論穿插黑畫面與停頓,從形式上表達被電影所忽略的分裂過程,補足了沉在冰山下的先備知識,這樣的表現手法,成功建構起言簡意賅又強而有力的開場。

敘述兩勢力分裂的過程並非重點,電影轉而將重心放在人物間的情感與「戰地記者」這個職業上,戰地記者的職業倫理與角色間的情感反而成了影片的重點。

電影將看似龐大的政治虛構局面,用以小喻大的方式包裝,以主角群的遭遇放大看整體國家屆時的困境與難題,讓觀眾融入作品並進而同感美國人可能正面臨的認同焦慮。

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在各方面來看都是省成本的操作,同時也能讓觀眾毫不費力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主角群的化學效應與面臨的兩難上。

隨著劇情的推移,依照公路電影的規律,我們看著主角群不斷的壯大,接種而至的是無數的困境與難題。而連結起主角們的關鍵正是戰地記者這份工作,戰地記者紀錄著戰地現場的殘酷與不堪,老中青三代面對「死亡」與「人性」的不同態度在電影中進行不斷的相互輝映與對照。

戰地記者與戰爭的距離,也在這部作品被細膩的描繪出來,他們作為戰爭的中立方,卻比任何人更接近戰爭,這樣矛盾的關係宛如角色間對美國夢的遲疑與希望。

電影最終,由卡莉史派妮(Cailee Spaeny)飾演的小記者傑西,為了捕捉更完整的事發現場,意外失足成了敵方的箭靶,這時,由克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飾演的李,毫不猶豫衝上前替後輩擋子彈,當場失去了意識。

這時我們才發現在李的冷酷外表下,內心仍保有對人性、道德的最後一絲期望。然而,傑西看著倒下的李,表露出震驚的神情,這時電影瞬間抽為真空的耳鳴音效,再次打破寧靜之時,李做出了完全顛覆觀眾期待的抉擇,她目光炯炯的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毫無牽掛的選擇繼續紀錄革命的當下,彷彿摒棄了人最珍貴的特質,就這樣放下了人性感情上的脆弱面。

透過這樣短短的一場戲,人物的選擇與態度,便體現了美國價值中二元對立的精神。相對於傳統的個人/集體、右/左派的對立價值,上述片中角色的選擇,更像是向現代美國民眾提出一種新型態來思考美國夢,展現全新的價值觀,而這樣的「新」美國夢建構於人性的泯滅與否,進而成為人道主義與虛無主義二元意識形態的相互辯證。

電影生動地描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遭遇,一群美國人如何在價值崩壞的世代中,找尋自我的歸屬與生存價值,慢慢拼湊回對這塊土地的歸屬與自我認同,建構起屬於自己的「新」美國夢。

而這部作品是否傳達了某種程度上的警世寓言?又或是傳達了某些現在進行式的現象呢?

延伸閱讀
川普出席密西根州造勢大會:「上週,我為民主擋下了子彈」
能登半島地震的復興是長久戰——前線居民寫給當地家園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