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杜聰明「欲為醫者 必先為人」學做人!當前人人終身學習必修課

「医者に成る前に人になる」高醫創辦人杜聰明在高醫第一屆畢業典禮對學生說:「欲為醫者,必先為人也。」杜聰明創辦高醫特重品格教育,他引用其就讀總督府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的名言,希望學生「欲為醫師,必先為人也」。醫生所面對的不只是疾病,而是病人。而那個「為人」的過程,醫師必須要擺在最前面要知道如何「做人」。
杜聰明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戰後代表接收帝國大學並擔任台大代理校長、台大醫學院首任院長、伊講話真是至理名言,對比其創辦高醫的艱辛與後續歷程,也充滿人生哲理。電臺影音1874集與談「欲為醫者,必先為人。」學做人!當前人人終身學習必修課。
親愛的聽眾與海內外網友大家好,我是陳俊廷,今日和大家分享一句話:「欲為醫者,必先為人。」從日治到當前,不只醫師,我感覺大家攏要學做人,終生學習,包當然包括我自己。
講到「做人」,這是一個大學問。想到大學,咱攏知影「學業、社團、愛情」三大必修學分,但我感覺當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品格教育,在當前很重要的數位年代,尤其要有品格教育。咱看當前現在社會騙來騙去,我總感覺失去過去的質樸年代的單純與美好。
有人說:人的一生在做兩件事情:一是「學做事」,另一是「學做人」。我感覺做事要融入做人的道理,所以,只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人生就豁然開朗,海闊天空,當然這需要終生學習。
基本上,做人首先要學會與人交往要真心,其次就要把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都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換位思考使人能夠從更全面更客觀的角度來看代誌。
另外,當然要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還要學會與人交往的藝術。藝術有點抽象,簡而言之,凡事多點感恩心:多說「請,謝謝,對不起」!將感恩的心融入日常微笑面對,人與人之間,美好總在感動間,有感動就不遠。
說真的,人生到頭來,什麼都帶不走!在我而言,做事情只要光明正大,沒有什麼好隱藏。有句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惟學會做人是終生學習的課題,活在當前我還在學習。
上個月邀請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與談,他8月就卸任校長,他講句「人為何,何為人,為何人」的生活的領悟:你要做什麼樣的人?後來我後續邀清臺灣數位較最大咖的名師學院校長鍾文杰與談,他提到日本「職人精神」,我講到我要做本格男,網路討論分享不少,這是一句日文ほんかくのおとこ‧真正的男人、男子漢。身為資深媒體人,就如高醫大前校長劉景寬所說,要做一個有歷史記憶的人,我是媒體人,要有媒體專業與社會責任,我自勉要做「本格男」。
讓我說一遍:學做人!當前人人終身學習必修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TkHNxDJ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