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 北大舉行

吳道揆(左)、涂薏如(中)與池祥麟(右)與談。(圖:台北大學提供)
吳道揆(左)、涂薏如(中)與池祥麟(右)與談。(圖:台北大學提供)

▲吳道揆(左)、涂薏如(中)與池祥麟(右)與談。(圖:台北大學提供)

由國泰金控、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與台北大學合作舉辦的「二○二四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掌握影響力投資,決戰SDGs下半場」於北大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論壇邀請華頓文教基金會及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常務理事吳道揆擔任專題演講主講人,並邀請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涂薏如與臺北大學財務暨永續發展副校長池祥麟擔任綜合座談與談人,共探影響力投資議題。

吳道揆強調,這場論壇帶給學生「五個影響力投資的Take away」:第一,影響力投資的目的在於「用投資改變世界」,並獲取相應的投資利潤;第二,其內涵包括社會效益與投資利潤的「雙底線」;第三,影響力投資聚焦於SDGs解方,協助企業解決ESG問題與風險,產生「影響力營收」;第四,其驅動力在於「影響力紅利」,意即影響力越大,營收與獲利可能也越大,不但沒有取捨問題反能創造綜效;第五,影響力衡量與管理工具的必要性,透過清晰的論述、衡量、管理及報告進行理性且具價值的影響力投資活動。

涂薏如表示,國泰集團在思考SDGs的解方時,善用旗下人壽、產險、銀行、投信、證券等各領域子公司各自發揮所長,包含風險管理、永續融資、低碳投資、企業及投資人議和等推出各式永續金融解方。針對影響力紅利的實際案例,涂薏如則補充說明,國泰發布的永續ETF讓投資人獲利的同時也支持永續的企業持續經營。

池祥麟則表示,台北大學在解決環境及社會問題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在研究計畫、USR計畫都有許多著墨,鼓勵學生多參與學習,拓展創新思維,未來投入永續領域工作相當有幫助。例如,電資學院張玉山院長主持的「以包容為導向之科技計畫」、商學院SEED企業永續評鑑。除此之外,北聯大系統的USR計劃,包含台北醫學大學的長者照護計畫、海洋大學的藍色永續相關計畫等,都是學生學習如何找到解永續解方的重要資源。

涂薏如鼓勵在場學生,面對永續發展的浪潮,為了培養自己成為能跨領域解決複雜問題的人才,必須具備三項重要能力「學習力、敏捷力、對話力」。池祥麟亦呼籲,學生可以透多閱讀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多方瞭解各大學的研究計畫,從中獲取更多成為永續領域人才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