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三招告別足底筋膜炎 健康步道恐不健康

朱家宏醫師提醒,走健康步道,不宜選擇過度尖銳或堅硬的步道,否則容易傷腳。
朱家宏醫師提醒,走健康步道,不宜選擇過度尖銳或堅硬的步道,否則容易傷腳。

腳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據說老化也是從腳開始,足部問題中最常見的足底筋膜炎,雖然沒有立即危險,但和牙痛一樣真的是痛起來要人命,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致病的原因包括老化、體重過重、外傷以及久站久走等生活型態,要預防足底筋膜炎,平常就要做些足部保健運動,還要練習正確的「11字型走法」,若是經常反覆疼痛也可以考慮用體外震波或增生療法等治療方式來尋求徹底改善。

國內知名足踝醫學專家,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也是台中行健診所院長朱家宏醫師,今天(16日)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足底筋膜炎可分為急性與亞急性、慢性,預防足底筋膜炎發作,正確的走路姿勢很重要,一定要善用腳趾的力量,走路方式若讓腳跟撞地面的時間和衝力過大,就容易造成腳底傷害,長期久站、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或有扁平足問題等,到中年後也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急性期可用冰敷、熱敷和止痛藥緩解,但一定要確定腳跟痛的原因是足底筋膜炎,若是因痛風或糖尿病足造成的發炎疼痛,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

朱家宏醫師表示自己平日就可多練習腳部運動,預防足底筋膜炎。(圖:王俞凱示範 孫佳慈攝)
朱家宏醫師表示自己平日就可多練習腳部運動,預防足底筋膜炎。(圖:王俞凱示範 孫佳慈攝)

朱醫師也提供了三招實用的足部保健運動,第一腳趾往下抓握、第二腳跟翹起來、第三可以每隔五秒換腳,反覆做前弓後箭的動作拉開後腳筋,讓足底的肌肉放鬆,平常走路也要認真,不要拖行,雖然腳跟先著地,但力量要馬上傳致腳趾,外八內八也都傷腳,可以嘗試練習「11字型走法」,大腿要出一點力量,才可以避免足底筋膜炎發作。對於許多民眾以健康步道健身,朱醫師特別提醒,要走健康步道,千萬不要選擇太尖銳或太硬的步道,過度刺激按摩也會對足底造成傷害,甚至導致足底筋膜炎發作,建議選擇較柔軟的沙地或草地即可,平常也可以多做些按摩或拉筋運動,若要走路健身不能選擇全平或厚底鞋,最好是有一點鞋跟、足弓有支撐、質地柔軟的鞋子,穿高跟鞋雖然能讓體態比較好看,但長期下來也會造成跟腱短縮的問題。

過去治療足底筋膜炎會透過打類固醇尋求快速止痛,但類固醇會使筋膜產生退化病變不可不慎,最好還是尋求足踝專科醫師治療,朱醫師表示目前常用的體外震波治療,是利用震波能量刺激足底筋膜,增加血液循環,可以獲得不錯的療效。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