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骨鬆高危險群? 醫師教你自我檢查

高醫林志隆醫師提醒預防骨鬆最好多做些負重運動,注意鈣質補充。
高醫林志隆醫師提醒預防骨鬆最好多做些負重運動,注意鈣質補充。

骨質疏鬆在台灣中老年族群中盛行率非常高,估計台灣50歲以上人口,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骨鬆問題,骨鬆照顧協會理事長林志隆醫師今天(14日)表示,人的骨質狀況大約從35歲起就開始每年流失約0.5%,婦女在停經之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更會加倍,因此一定要在飲食運動上特別注意,避免骨鬆惡化,若真的已經出現嚴重骨鬆,目前也有藥物可以治療,但少數患者用藥後會出現下顎骨壞死的嚴重副作用,所以用藥期間一定要定期接受牙科檢查。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外科名醫,同時也是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理事長的林志隆醫師,今天(14日)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銀髮族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骨鬆,可以先觀察自己的身高變化,如果比年輕時少了3公分以上,多半都是有骨鬆問題,另外也可以貼牆站直,如果後腦勺和背部能同時貼緊牆壁,代表骨質正常;但是如果後腦勺無法靠在牆壁上,就可能有骨鬆問題,最好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林醫師也提醒骨鬆症與肌少症經常是同時出現,如果是體型偏瘦,骨架小BMI小於20的民眾更是骨鬆高危險群。

骨鬆輕則彎腰駝背,重則連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增加死亡風險,千萬不能輕忽。林志隆醫師表示,要維持骨質,最好選擇一些負重運動,例如跳繩、舉啞鈴、跑步等都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至於骨鬆治療方面,目前已有防止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的口服藥與針劑可以使用,但醫師提醒,這些藥物還是有副作用的風險,有些藥物會造成骨頭肌肉痠痛、發燒、感染等問題,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少數長期服用骨鬆藥物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顎骨壞死的嚴重狀況,所以在用藥期間除了要由治療骨鬆的醫師審慎評估外,也必須定期找牙科醫師檢查顎骨健康。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