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台灣黑熊保育有成!花蓮卓溪86%居民看過「熊痕跡」

[Newtalk新聞] 近年花蓮卓溪鄉偶有台灣黑熊出現,因此林業署花蓮分署到當地監測3年,並於今(12)日公布監測成果,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79隻台灣黑熊,其中包括多組一帶二甚至一帶三的母子熊,且在地居民稱有86%的人看過「熊痕跡」,因此可以推斷此區域黑熊數量多且穩定,可能是目前全台已知黑熊數量最多的鄉鎮。


花蓮分署今日舉辦「卓溪,友熊之鄉」記者會,揭露卓溪地區台灣黑熊監測成果,110至112年間,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79隻台灣黑熊,其中包括多組一帶二甚至一帶三的母子熊,藉由身體特徵與胸前斑紋,可辨識出至少20隻不同個體,顯示此區域黑熊數量多且穩定,尤其夏季出現頻度更高,且活動範圍仍不斷擴張。


而黑熊多在白天出沒,與居民活動時間重疊,人熊相遇機會將越趨頻繁。針對以布農族為主的卓溪鄉17個部落,進行在地居民「熊經驗」的調查訪談,結果有86%的人看過「熊痕跡」,67%看過黑熊,14%曾發生過人熊衝突。


林業署署長林華慶表示,黑熊族群逐漸繁盛是保育的好消息,但我們也要面對「熊越來越靠近人」的事實。台灣黑熊的核心棲地是以中央脊梁山脈為主的152萬公頃國有林事業區,受到良好保護;而且該署森林護管員巡護林區時,發現未經申請的陷阱、網具都會立即拆除。


但近年黑熊族群漸由國有林向外擴張,黑熊進入淺山私有地甚至社區周邊似漸趨頻繁。像在卓溪,107年起每年都有黑熊入侵農舍、雞舍或受困陷阱的「人熊衝突」;112年5月起,更是幾乎每個月都有「人熊相遇」的狀況。


因此不少山區農民會用成本低且設置容、俗稱山豬吊的套索捕捉,若動物肢體若長時間受套索束緊,會引發組織壞死甚或死亡,因此近年有修法禁止該項工具的聲音,不過目前尚無比套索更理想的陷阱可替代,貿然立法禁用套索,禁令恐流於形式,反而更不利於保育。因此林業署改良研製口徑較小、線徑較粗的友善版山豬吊,稱為「改良式獵具」,並且免費提供有需要的山村居民領用,希望逐步取代不友善的市售山豬吊。


以卓溪鄉為例,112年開始有4個團體成立黑熊巡守隊,巡守範圍達1,359.4公頃;113年黑熊巡守團隊已增加至7個。而在花蓮分署積極與部落說明溝通下,截至113年3月底已換發445組改良式獵具,與112年底統計249組相較,短短3個月增長近一倍,顯示部落支持信任大幅提升,並已展開「卓溪鄉狩獵自主管理計畫」,將更有助於營造人熊和平共處的友善山林。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連10個月地球均溫創新高!巴黎協定宣告失敗?環團說話了
老舊環評當令箭 環團要寶盛財團滾出基翬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