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新藥價4/1上路 醫藥界憂三高患者恐缺藥

針對4月起調整藥價,醫界和藥師代表呼籲實施前應設緩衝期,以免衝擊民眾用藥品質。(圖: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針對4月起調整藥價,醫界和藥師代表呼籲實施前應設緩衝期,以免衝擊民眾用藥品質。(圖:國民黨文傳會提供)

4月1日起新藥價即將上路,統計有4551項藥品降價,其中九成都屬於老藥,讓許多慢性病患、特別是三高患者擔心未來用藥可能出現短缺。國民黨今(5)日為此召開記者會,出席的醫界和藥師代表同聲呼籲實施新藥價前應該設有緩衝期,也提醒520後的新政府不該忽視缺藥及健保藥價制度的問題,增加醫療投資,讓藥價回歸正常的醫療經濟學,民眾才可以使用到高品質的藥物。

具醫師身分的國民黨山地原住民立委盧縣一指出,新藥價上路,對年長病患的影響較大,尤其台灣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長輩們所需要的藥品也比較貴,而診所或私立醫院也會因為成本考量,可能選擇停止舊藥、引進新藥,但這會讓醫師對新藥的品質有所擔憂,也必須費力向病患解釋新藥品的效能,恐怕會讓「醫病關係」造成緊張。他希望4月1日新藥價上路前,應該要有檢討的緩衝期,不要立刻調降,讓醫院無法負擔成本;同時藥價變動也不該過於頻繁,這會讓醫療院所傾向找廉價的藥品,進而影響病患者的權益。

基層藥師協會發起人沈采穎建議「指示藥」應該加速退出健保;同時對於時效只剩半年、而不願展延的藥證,應進行評估:是否還有其他藥廠在做?或詢問專科醫學會:是否還有繼續製造的必要?針對部分病人必需使用、但台灣卻並未生產或進口的老藥,建議應該比照罕病,這對健保支出的影響不大,卻對病人的幫助很大。

沈采穎也批評現在衛福部就是為了砍藥價而砍,而且一刀砍下去」完全都不考慮到實務面問題。她舉例像是這次「淚然」眼藥水退出健保,造成另一項人工淚液「艾特淚」大缺貨,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還建議取消「日劑藥費」給付,改「實支實付」。沈采穎強調健保給付應全面改用「成份」作為給付依據,讓民眾有自由選擇廠牌的權利,也就是要成為「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醫院為中心」的健保,迫使人民繳納健保費,卻無法拿到適合自己的藥品。

「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說,缺藥問題根本出在健保總額不足,換言之,當服務量太多,而藥價沒有調整時,勞務部分就會打折;他強調像這樣砍藥價,等於違反了醫療經濟,因為將支付標準壓低,可能造成藥廠不敷成本,最後只好停產不做。

黃啟嘉更質疑食藥署的不作為,痛批食藥署很多行為都荒腔走板。,他認為健保應該擴大投資,讓藥價能回到正常的醫療經濟學狀態,民眾可以使用到高品質的藥物,不致於因為預算不足影響民眾的健康。(張柏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