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每周做「這運動」150分鐘 早期膝關節退化可逆轉

運動醫學專家葉文凌建議適量的快走可有效改善膝關節退化問題。
運動醫學專家葉文凌建議適量的快走可有效改善膝關節退化問題。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估計全台約有350萬人,正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苦。想靠運動強身,但膝蓋卻不給力怎麼辦,骨科名醫葉文凌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在0期或1期軟骨損傷不嚴重時,其實都還有機會逆轉,只要能把肌肉訓練起來,仍有機會回復膝蓋健康,但若到二期之後就不一定能單靠運動痊癒了。他建議最簡單的訓練方法就是就是擺動雙手「快走」,而且一個禮拜至少要走150分鐘,讓最大心跳達到(220-年齡x0.7±5)下,才能產生修復效果。

曾擔任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的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醫師葉文凌,今天(1日)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病,而且不是單純因為老化才發生的,並不是每個人到了中高齡都會罹患退換性關節炎,通常容易好發退化性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包括:體重過胖、年紀較長、膝蓋外傷特別是曾經骨折後造成膝蓋排列改變者,也有少部分是受遺傳影響。葉文凌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根據X光檢查可以分為五期,0期1期還有機會靠運動修復,對患者而言適度運動是必要的,因為運動時,肌肉收縮,大塊肌肉會大量分泌「肌肉動素」,當肌肉動素有足夠分泌時對「中樞神經、心臟、腎臟、骨骼肌肉」等這四個系統都很有幫助。但當退化性關節炎已達到第2期以上,就無法光靠運動復原,還必須配合藥物、增生治療甚至是手術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目前除了開刀之外,也可以選擇增生療法,葉醫師表示,通常在第一、二期的病人,可以施打高濃度葡萄糖、玻尿酸、自體高濃度血小板(PRP)或幹細胞,只要製劑控制得宜,緩解疼痛症狀效果很不錯,不過因為效期有限,又多是自費項目,這些仍是患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退化性關節炎需要到手術治療的情況大概只占三成左右,通常是到第三、四期以上的患者才需要透過關節保留手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來治療。葉教授也提醒中高齡民眾要改善膝蓋退化問題,訓練肌力絕對是有必要的。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