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網傳蟹柿同食引蕁麻疹?中毒? 皮膚科醫:加上這飲料小心更慘!


時序入秋,老饕們早已蠢蠢欲啖肥美秋蟹與甜嫩紅柿。秋蟹肉肥味美而蟹黃深重;紅柿軟糯易食又甘甜可口,儼然成為餐桌上的矚目焦點。但是甲殼類海鮮造成過敏的機率不低,柿子的單寧酸又容易引起消化不適。對於敏感體質的朋友來說,若不忌口地食用蝦蟹與紅柿可能引發刺激生理反應、過敏刺激,或引起紅腫、凸起,甚至加劇既有蕁麻疹症狀,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休克。

極緻皮膚科魔羯座醫師宋奉宜(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常務理事)表示,坊間認為蝦蟹屬於寒性食物,如果患者本身腸胃虛寒,當然可能引起寒性蕁麻疹;建議在料理過程中加入溫熱性食材,如紫蘇葉、生薑、蒜等為佐料一起烹煮;古書中甚至有「秋蟹搭配菊花酒」的風雅說法,意圖中和螃蟹的寒涼特性。宋奉宜醫師指出,蕁麻疹在中醫上又稱為風疹,意思是「皮表起疹,此起彼落,無法捉摸,難料如風」。從西醫角度看,患者確實受困於難以掌握的劇烈搔癢;特別當病症出現在臉部時,臉部紅腫加上難止的搔癢十分影響日常社交與工作。

長期肌膚監測的摩羯座醫師宋奉宜進一步解釋,秋天確實可見受不了秋蟹誘惑導致皮膚敏感的案例。既然知道蕁麻疹發作原因是蝦蟹所含甲殼蛋白(chitin)引發免疫反應;表現又是體內組織胺比較高,皮表血管膨脹造成紅熱、膨塊與癢疹。如果此時飲酒,恐怕酒精造成表面血管更為擴張,反而引發更嚴重的過敏表現。萬一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或氣喘,急性蕁麻疹的血管膨大與體液從血管滲出導致的氣管周邊水腫,這才是蝦蟹過敏的最大風險。

倒是有些老人智慧中「用米酒擦拭身體,降低蕁麻疹表現」的說法比較有意思?一般料理米酒的酒精濃度大約是10~20%,用以擦拭身體可以有降溫作用,皮膚血管膨脹現象自然可以藉由降溫而漸漸緩解,使得風疹塊消散。然而民眾必須注意的是,秋冬時皮膚已經較為乾燥,如果以冷水濕敷或酒精擦拭等方式緩解體熱,事後必須多次補充能夠滋潤角質的安全霜體,才能避免皮膚的過度乾燥。

最後,宋奉宜醫師呼籲,對於體質較為敏感的人,食用秋蟹時如果只是輕微癢疹,適當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大量喝水、大量代謝的方式移除過敏原,或可有助於緩解症狀並避免持續的不適。萬一有明顯的頭昏、頭痛甚至伴隨呼吸略有痠痛現象,請務必盡早就醫,以保護自身安全。

更多新聞推薦

國民黨:基泰、超思、光電弊案背後,都指向民進黨同一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