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蕁麻疹不必急驗過敏原 除了吃藥還有其他選擇

台安醫院曾德朋醫師建議蕁麻疹發作期間,飲食要盡量單純化,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台安醫院曾德朋醫師建議蕁麻疹發作期間,飲食要盡量單純化,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根據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院(ACAAI)的資料顯示,蕁麻疹的盛行率約20%,平均每5人就有1人曾得過蕁麻疹,而且女性病例數又是男性的3倍。皮膚科名醫曾德朋表示,人到底對甚麼東西過敏,變數太多、甚至可能隨年齡增長有所變化,很難有效檢測。若持續發病超過六周的慢性蕁麻疹,甚至有可能與外在過敏原無關,而是自己體內的過敏細胞過度敏感惹的禍,這種自體免疫性蕁麻疹,除了藥物外也可以考慮以注射自體血清進行減敏治療,也能獲得有效改善。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今天(3日)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急性蕁麻疹通常是身體接觸過敏原或藥物、感染等原因所引發,臨床上也曾看過感染新冠病毒後起蕁麻疹的案例。這些患者會因為皮膚或血液中的肥胖細胞(mast cells) 活化反應,釋放出組織胺,造成皮膚中的血管擴張、組織腫脹,刺激神經引發癢感,這些疹子或腫塊,通常會在24小時內消失,然後在身體不同部位跑來跑去反覆發作。蕁麻疹的疹塊非常癢,甚至會癢到睡不著覺,還可能因搔抓破皮造成感染。至於慢性蕁麻疹,則是反覆發作超過6周以上的蕁麻疹,誘發原因卻不見得與外在過敏原有關,有可能起因於一些物理刺激反應,例如冷、熱(洗熱水澡)、流汗、陽光照射、還有指甲輕輕一刮就紅腫一片的皮膚劃紋症等,也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紅斑性狼瘡引發自體免疫反應等原因造成。曾醫師建議一旦有慢性蕁麻疹的疑慮,可以先驗血,檢驗一下各項免疫反應指數、來找出致敏原因。另外還有一種血管性蕁麻疹,必須做皮膚切片檢查,並參考是否有其他臨床症狀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曾醫師建議急性蕁麻疹患者可以自己做一份飲食日記,從過敏日起往前回推7-10天,不過最常見的是兩三天內就出現過敏反應,若能找出自己的過敏原,以後就盡量避免接觸。台灣人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有殼的海鮮、或奇異果、草莓等有毛的水果,以及奶、蛋、花生等食材,醫師提醒在蕁麻疹急性發作期,飲食要盡量單純化,盡量少吃加工食品,或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飲料,其他像柑桔類、香蕉、雞肉、豬肉等食材,也都可能會誘發身體釋放出更多組織胺,患者應該暫時停止食用。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