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走路姿態能看健康危機 中風基因「這族群」風險高

北榮周邊神經科李宜中主任提醒,要處理步態異常必須先找出背後的原因才能治療改善。
北榮周邊神經科李宜中主任提醒,要處理步態異常必須先找出背後的原因才能治療改善。

走路對一般人來說只是生活本能,但對許多銀髮族來說,走路步態不穩可說是步步危機,依據國外統計,大於80歲的老人約有60%有步態異常。背後原因複雜,像巴金森氏症、小腦萎縮、肌少症、中風、糖尿病都可能會有步態異常的症狀。神經內科名醫李宜中表示,有經驗的醫師可以看步態找出潛藏的健康危機。而中風其實也有先天遺傳的特定基因,根據台北榮總的研究,台灣大概有1%的民眾帶有這種基因,其中又以閩南族群比例較高,若遺傳帶此基因會比較容易發生中風,後天的生活習慣上更應特別注意預防。

台北榮民總醫院周邊神經科主任,也是美國神經醫學院院士李宜中教授,日前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不同的步態透露出各種病變端倪,步態異常的原因很多,從腦部、周邊神經、脊髓、關節、心肺功能、肝腎、到肌少都有可能。以巴金森氏症為例,患者走路容易往前衝小碎步,還會出現肢體顫抖跟僵硬;糖尿病患者則因末梢循環不良,走路慢,也容易出現拖行甚至連鞋子掉了都不知道;腦中風的患者,像是出血性腦中風或缺血性的腦中風,通常會影響單一處腦區的運動區,造成單側肌肉張力緊繃,甚至會單側手臂擺動幅度變小,行走時有偏癱現象;部分罕見疾病也會有步態不穩的症狀,例如小腦萎縮症,會走路重心不穩,搖搖晃晃。部分高齡長輩走路時兩腿分得很開,則可能是因為肌力與平衡不佳,因為擔心摔倒所以產生的代償步態;此外像頸椎或腰椎骨刺壓迫神經,也會引起下肢麻痛造成步態異常。李醫師表示大家可以試著在家量量看、自己步伐的距離和速度,走路的合理步距是身高乘以0.4。行走的速度,則是1秒鐘前進1~1.4公尺,樂齡族群的標準可以降到0.8~0.9公尺都還算正常範圍。

李醫師還特別提到,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基因疾病研究團隊,經過超過十年的研究,發現了一種特有的腦中風突變基因-NOTCH3基因上的R544C,大約有百分之一的臺灣民眾帶有這種基因,其中又以閩南族群佔絕大多數,將近佔九成五以上,中國大陸的研究學者也參考北榮的研究,在大陸東南沿海省分,做了相當規模的研究,也獲得類似結論-閩南族群帶有這種基因的比例偏高。另一個有此基因較多的族群則是南韓濟州島的民眾。醫師表示,通常這類基因突變的族群,平均第一次發病的年齡落在60歲左右,早的話甚至可能會提早到45、46歲。有這種基因容易反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以及腦出血,若沒有留意的話,除了反覆小中風外,有些人最後還可能會開始遲鈍甚至失智。因此當家族裡有多個長輩都有中風的病史、步態不穩或失智的問題,就需要特別提高警覺,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前藉由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來預防發生腦中風。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