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防失智有5招 銀杏無效但「這個」可以

袁瑋醫師表示,銀杏對失智並無幫助,但藥物治療確實可以延緩退化。
袁瑋醫師表示,銀杏對失智並無幫助,但藥物治療確實可以延緩退化。

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失智盛行率逐年增加,去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達32萬,根據國衛院的研究,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八,預估未來20年,每天大約會新增48人失智。過去坊間盛傳補充銀杏可以預防失智。但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今天(17日)表示,這幾年許多國際研究已經推翻銀杏防失智的說法,目前對於預防失智的食療部分,比較多研究證實的是魚油有助於預防阿茲海默症,另外薑黃也有部分研究認為有一定預防功效,同時她也提出多元生活介入等延緩失智惡化的五項具體建議。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醫師,今天是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失智症有多種不同類型,其中最大宗的就是阿茲海默症,估計大概有三成以上的失智症患者都是阿茲海默症。通常失智症發生年齡越輕,退化速度就會越快,其他像腦傷、甲狀腺功能不佳、糖尿病、酗酒與長時間服用安眠藥等也都可能增加失智風險,由於失智症早期與老化情況很難分辨,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求診時都已經到達中度失智。

目前對失智症的治療,藥物可以改善疑神疑鬼的妄想症狀,但用藥物阻止認知退化,效果卻因人而異,大概只有一半患者能有預期中的療效,而且無法根治。袁醫師表示近年來醫界很提倡透過非藥物方法來預防腦部退化並延緩失智病程,重點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控制、規律運動、多從事打麻將等動腦活動的多元認知訓練、鼓勵人際互動、注意營養諮詢等,但看電視因為沒有雙向交流,對延緩退化是無效的。失智症是愈早控制愈好,多管齊下才能有效延緩失智惡化。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