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指部山地連 唯一用弓部隊

弓箭是無聲武器,可祕密擊殺敵人,射程可達20到30公尺。(呂昭隆攝)

中國時報【呂昭隆╱尖石鄉司馬庫斯報導】 國軍有支神祕的部隊,平時分布在全省各山區不見蹤影,無聲無息,戰時卻可迅速集結進行山地戰,這群部落戰士使用的都是無聲武器,也是國軍唯一用弓箭的部隊,那就是後備指揮部的「山地連」。 國軍有20餘個山地連,遍布全台山區。山地連是基幹連,即平時只有幹部,由於國軍精簡,現在每個山地連編制只有一位連長,沒有兵,這些山地連連長,多是聘雇原住民而來,平常不掛軍階,是國軍唯一適用勞基法的連長。 後備指揮部山地連是71年設立,編制有過多次變化,最早有連長、副連長與輔導長等3人,而且都是職業軍人,一度又增編排長等基層幹部,後因國軍精簡,編制遂只剩連長一人,但每年教召和戰時,立刻掛階,200多位原住民後備兵力即成為山地連部隊。 目前山地連每年教召2次,每次5天。山地連的訓練方式結合原住民狩獵方式,包括野外求生,製作吹箭、弓箭或陷阱等,利用無聲武器減損敵軍戰力。 無具野炊是山地求生基本功,學習如何取水、尋找食物,利用周遭環境材料生火煮飯。此外,掌握天候變化、地形和路線,在孤立無援飢寒交迫狀況下沉著面對,心理抗壓能力也是訓練重點。 戰技部分,後指部尖石鄉山地連長錢清才表示,槍是有聲武器,殺傷力強但易暴露位置,弓箭是無聲武器,可祕密擊殺敵人,射程可達20到30公尺。原住民狩獵動物的吹箭也是武器,錢清才說,山地連的吹箭不會塗毒物,射程在10公尺以上,一般人可吹10到25公尺,肺活量大可吹30到40公尺。 另外,山地作戰還要學會設置陷阱,如「橫掃悶棍」,利用削尖的樹枝和竹子做成武器,如果敵人踩到機關,竹子立刻彈出,削尖的樹枝會從人的小腿部掃過,殺傷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