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來臨 綠能發電更具潛力

國內積極推動綠能,太陽能電池面臨污染及成本問題,中原大學物理學系張勝雄帶領的團隊,研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中轉換效率逼近矽晶太陽能電池,未來量產,可大幅縮減成本,增加效能。(李明朝報導)

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全球對於石化能源需求,大為減低,各國積極發展綠能政策,國內產業也相繼投入太陽能。

開發綠能關鍵在於技術提升,中原大學物理學系張勝雄教授提到,近10年來,科學家發展出低成本製作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類電池具有高度的發展潛力,轉換效率能更接近矽晶太陽能電池,但是在製作成本方面遠低於矽晶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今後有機會成為綠色能源的主流。

張勝雄教授表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可製作在軟性基板及應用於室內光的能源收集,可以穩定製作出效率高於20%的研究團隊,包括中原大學等學校在內,日前已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知名期刊(Solar Energy),從研究成果顯示未來有機會以低成本的技術達到單晶矽太能電池效能(約為28%)。

張勝雄教授提到,國內在先進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深根多年,研發出不錯的成果,躋身國際領先群,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的時刻下,正是開發綠色能源的好時機,更能藉此培養國內在能源領域人才,讓台灣在綠能競逐上,保持優勢。(圖:張勝雄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