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醫系選才嚴謹 課程導入科技素養

▲清華大學後醫系採二階段考試,嚴格選才,並在課程中導入科技素養、人文關懷。(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後醫系採二階段考試,嚴格選才,並在課程中導入科技素養、人文關懷。(圖/清大提供)

今年新設立後醫系的清大、興大和中山皆招收公費生,學者認為公費生制度與培育跨域人才有衝突,擔憂學校無法選到真正想去偏鄉服務、從事基礎研究、或結合工程去創業的學生。對此,3校後醫系皆為單獨招生,採二階段考試,透過書審、面試,了解學生報考動機,並在課程中導入科技素養、加強醫學人文訓練或偏鄉服務學習等,讓學生備妥能力,成為日後社會需要的人才。

清大、興大和中山3間學校,以公費生名額爭取設立後醫系,學生在完成4年學制畢業受訓後,要到偏鄉基層服務8年,其中2年可以選擇到醫學中心進修、接受專科醫師訓練,並結合醫學中心支援計畫;衛福部將提供公職醫師正式職缺、薪資保障。

後醫系採單獨招生,3校都是二階段考試,第一階段筆試、第二階段採書審、面試,會了解學生報考動機,像清大書審就規定要有自傳、申請動機、推薦函等,其中申請動機包括說明人格特質和潛在能力,是否符合本系辦學宗旨與教育目標;為什麼想當醫師;為什麼想當公費醫師,認為公費醫師應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偏鄉與弱勢族群醫療等等。

清大、中山嚴格篩選後醫生 鎖定具偏鄉服務使命感

清大後醫系主任周宏學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清大後醫系結合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端物聯網等課程,培養擁有科技素養的「ABC」醫師,盼縮小城鄉醫療差距,提升基層醫療照護品質。

周宏學指出,首屆招收23名公費生,包括「自然科學組」及「智慧資訊科技組」,第一階段筆試,「自然科學組」考英文、生物與生化、化學與物理;「智慧資訊科技組」考英文、生物與生化、資訊科學。考生還必須通過書審與8站的面試,展現他們對未來前往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服務的認同感及使命感。

周宏學說,培育跨域人才的第一關就是招收進來的學生,有部分已經具備基本資訊素養,進入學系後,2組學生大部分課程一樣、都有科技應用課程,但「智慧資訊科技組」要多修資料科學於醫療領域應用與實作課程。

他提到,今年首屆錄取自然科學組22名及智慧資訊科技組1名,錄取生大學主修科系涵蓋光電、化學、藥學、物理治療、生命科學等領域,符合後醫系多元選才的精神,智慧資訊科技組即使僅1名學生也會開課。

中山後醫系想培養富人文關懷兼具科技素養的良醫,提供多元選修課程,包含醫學科學家微學程、醫師工程師微學程、醫務管理整合學程,提供醫學生豐富的多元學習,培育因應智慧醫療跨域的醫師。

中山後醫系主任陳彥旭表示,中山後醫系招生也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筆試考英文、普通生物及生化概論,並依組別選考物理與化學(一般醫學組)、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智慧醫療組),第二階段由20幾位學者專家面試,採國內外醫學系普遍的多站式入學面談,預計有7個關卡,著重評估5大面向,包括從醫企圖心、同理心、抗壓力、跨域好奇心、社會關懷等,進行嚴格篩選。

對於是否擔憂學生動機只想趕快開業賺錢、不願繼續留在偏鄉服務。陳彥旭指出,後醫系學生適用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第二期,規範課業完成後,要下鄉服務8到10年,若反悔賠款,也拿不到醫師證書,這是比較硬性、嚴格的改變,但也有彈性的部分,公費醫下鄉期間,可以回來接受次專科訓練2年,可抵服務年限,制度本身就會篩掉無法忍受長期在偏鄉的學生,並保有跨域修習的彈性。

後醫系盼藉科技改善偏鄉問題 培養人才不設限

針對公費醫制度與培育跨域人才存在衝突,周宏學表示,清大不是要培養尖端科技人才、創新、改變台灣醫療,招收學生既已設定為公費生,偏鄉醫療育才就會是基本款,再去思考如何把新科技帶到偏鄉醫療執行,如用物聯網、大數據支援,發展智慧醫療,盼用科技解決偏鄉醫療匱乏問題。

他舉例,公費生服務對象為醫療量能不足地區的人民,不可能把大型儀器帶去,而是希望藉由科技協助,將簡易診斷工具、資源知識、人力帶到當地,並透過網路,連結到跨領域團隊與資料庫。例如學生面對病患時,不像待在大醫院,有分科醫師可立即照會,就要透過智慧連線至母院,跟其他科醫師做線上資源照會,且同時線上安排好後送、轉診,讓病患可以獲得更即時、更好的照顧。

對於學生未來是否能成為醫師科學家、醫師工程師等跨域人才。他說,學校沒有設限,但這些跨域人才少見,是未來觀察重點,學系僅能給予資源、課程,讓這些後醫生具備相關能力與基本素養,若遇到制度面、大環境友善、發展到位需要相關人才時,這些學生能夠很快接軌,不用重新培育。

陳彥旭認為,受疫情影響,全世界數位轉型推進快速,因此現在到偏鄉服務,不像早年讓公費醫孤立無援,而是藉由5G、高速傳輸、特殊儀器設備等,由醫學中心做備援,若公費醫在非主科的檢查、超音波等不會判讀,可以傳回醫學中心由跨科醫師做判讀。

陳彥旭說,中山後醫系課程、教學仍會先符合政府對偏鄉醫療人才的需求,希望公費醫師下鄉服務過程中,能融入學到的科技新知、應用跨域概念;醫學中心就像公費醫師的母醫院,即使被外派,還是可以回來進修增能、做跨域研究,或是在偏鄉服務遇到困難時,也能和醫學中心合作、討論,使用科技改善偏鄉醫療的痛點。

偏鄉醫療人才短缺除導入課程 制度才是關鍵

對於偏鄉醫生的留任,陳彥旭表示,學校盼以醫學中心作為公費醫師偏鄉醫療支援整合站,提供遠距醫療支援系統,讓偏鄉醫生不再孤軍奮戰;後醫系課程中導入100小時的醫療志工服務、2.5個月的偏鄉社區實習,不僅讓學生提早了解偏鄉實際狀況、社區生態、如何融入偏鄉等,也希望每屆學生都能長駐在某個地區服務,對當地有長期貢獻,宣導預防保健等,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

周宏學認為,學校僅能配合政府對偏鄉醫療人才的需求,在前端提供足夠的訓練及素養,除了科技應用課程外,也會特別加強學生醫學人文訓練,引導學生具同理心、憐憫心、關懷弱勢,但整體還是要靠制度面解決,如國家是否給與獎勵措施、保障收入、減稅、當地醫院給予資源等,才能吸引這些公費醫願意留在偏鄉服務。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獨/後醫系暴增 醫學校院長:新設醫學系審核應接軌國際
後醫系倉促上路、資源未到位 學者憂:學生學習恐打折扣
獨/後醫系遭爆竟無大體老師?中山大學:與慈濟大學合作